谢朓与谢朓楼

2018-09-15 可可诗词网-诗词与名胜 https://www.kekeshici.com

谢朓楼,在今宣州市市区陵阳山上,为南朝齐的名诗人、宣 城太守谢朓所建。原名高斋,后人称谢朓楼,为江南名楼之一。

 

谢朓 (公元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 (今河南太康附 近) 人。自幼聪颖,文才出众。初入荆州幕府,后还都任职。明 帝建武二年 (公元495) 出任宣城太守,有政绩。建武四年还都, 不久外放,复回朝官尚书吏部郎。后因王室内部斗争,谢朓坚持 正义受诬陷,下狱死,年仅36岁。有《谢宣城集》。

谢朓从亲身经历中,深感官场的险恶,当他由都城金陵出任 宣城时,亦以避身远祸得赴名郡而庆幸。这两年期间,是他诗歌 创作的的丰收时期。早在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谢朓 即与沈约、王融、周颙等擅名诗坛,作诗注重声律,时称 “永明 体”。出任宣城之后,更使他成为“永明体”中杰出的诗人,在文 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位。谢朓热爱自然山川,诗中多有描绘,又 与晋、宋 (南朝) 之际的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同宗,其诗亦深受 谢灵运的影响,因之人称“小谢”。他的名作《之宣城郡出新林浦 向板桥》诗,即写于赴任途中,充分流露出诗人“既欢怀禄情,复 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的逍遥自得情怀。诗中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二句,境界开阔,景物鲜明,情景相 生,词调清丽,成为世人传诵的名句。

宣城,汉时称宛陵,属大郡,居江南富庶之区,城内有陵阳 三峰,城郊为宛、句诸水所环绕,风物宜人。而郡府又位于陵阳 山麓,登高览眺,风光毕现。诗人下车伊始,即为宣城江山胜景 吸引,满怀激情地写下 《宣城郡内登望》 五言长诗: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山 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切切阴 风暮,桑柘起寒烟。……

 

宣城俗朴民淳,社会安定。谢朓从政宽简,多得暇日,因之守郡 二年,徜徉山水,并于府衙后高处建书斋,称 “后斋”,或 “高 斋”,供暇时登临: 或读古人经籍,或览山城景色,时时以诗歌自 娱。如在 《冬日晚郡事隙》 诗中说:

 

案牍时闲暇,偶坐观卉木。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檐 隙自周流,房栊闲且肃。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在《后斋逈望》中,则描绘出宣城夏日的秀丽景色:“高轩瞰四野, 临牖眺襟带。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夏木转成帷,秋荷渐如 盖。”在 《高斋视事》 中,又刻画了冬日晴和的旷野风光: “余雪 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渔树出。”在《郡内高斋 闲望答吕法曹》诗中,更向友人道出自己身居外郡的得意情趣: “结构何迢,旷望极高深。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日出众鸟 散,山暝孤猿吟。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诗人高斋闲望, 四野空间,山陵起伏,林木葱茂,晨观林中众鸟腾飞,晚听山中 孤猿吟啸,在徜徉山林之景中,既有临池酌酒之乐,又得临风抚 琴之趣,过着 “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 ( 《始之宣城郡》) 的 亦官亦隐生活。

 

在诗人极目四望的 “远岫” 中,又以城北十里的敬亭山风光 最为动人。据《宣城县志》载:“高数百丈,……东临宛、句(水 名),南俯城堙,万壑千岩,近郊胜境。” 山中白云缭绕,深处有 敬亭山庙,为当地人民祀雨神祠。谢朓关注农事和人民生活,常 率众僚入庙祀雨,写下《祀敬亭山庙》、《赛敬亭山庙喜雨》诸诗, 表达他“望岁伫年祥”的良好愿望和 “原雨晦茫茫”时的喜悦心 情。他还常和部下何从事等人在山中联句吟唱,抒发欢快情趣。如 《祀敬亭山春雨联句》、《往敬亭路中联句》,表达他祀雨的虔诚和 雨中的轻快感情:“水府众灵出,石室宝图开。白云帝乡下,行雨 巫山来。”

谢朓喜爱敬亭山,因而写下多首描摹敬亭风光的诗篇,其中 又以 《游敬亭山》 闻名:

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隐沦既以托,灵异居然栖。上 干蔽白日,下属带回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耸复低。独鹤方 朝唳,饥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我行虽纡组, 兼得寻幽溪。缘源殊未极,归径睿如迷。要欲追奇趣,即此 陵丹梯。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

 

诗分三层:前八句以夸张手法,赞叹敬亭高大幽深,横亘百里,上 蔽白日,下绕回溪,藤蔓交杂,林木荫翳,既为隐者托身之所,又 是灵怪栖息之地。中四句借独鹤、饥鼯的啼叫和飞云、凄雨的情 景,写山中朝夕变化之态,幽深静寂,奇异动人。后八句写自己 寻幽追奇的雅兴和远离都城、治理外郡时的自得之情。

 

南齐至唐,宣城郡辖区甚广,当涂为其属县。谢朓深入下层, 曾多次巡视当涂,游城南青山,乐其林泉之胜,筑别墅作为休闲 之所,人称 “谢公宅”。据南宋陆游至青山时说: “环宅皆流泉奇 石,青林文筿,真佳处也。”谢朓又曾于此掘井、凿池、筑亭,人 称 “谢公井”、“谢公池” 和 “谢公亭”,成为游览胜迹。

谢朓秉性耿介,仕途起伏不定,但在宣城郡为奇山秀水中得 到莫大慰藉,因之诗情勃发,为宣城增添了异采。他卓越的诗才 和回朝后溘然早逝的不幸遭遇,引起后人的无限怀念和同情。唐 代大诗人李白对谢脁尤为景仰,正如清王士祯在 《论诗绝句》 中 所称: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 生低首谢宣城。”李白因“长忆谢玄晖”而多次游宣城,登谢朓楼, 访敬亭山,追寻谢朓遗踪,吟咏不已。如在 《秋登宣城谢朓北 楼》 中,满怀深情地唱道: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正有 “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故在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 向宗叔李云倾诉内心 “烦忧” 的同时,即以 “小谢” 自喻,抒发 他 “欲上青天览明月” 的逸兴豪情。谢朓热情吟咏的敬亭山,更 是李白多次栖息之地,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 坐敬亭山》)的传诵名句,充分表现了李白引敬亭山为知己和唾弃 污浊现实的心情。宣城敬亭山,由于深蕴谢朓的流风余韵,又得 到李白的一再宣扬,遂名扬海内。正如中唐名诗人刘禹锡在 《九 华山歌》中所说: “君不见敬亭之山黄索漠,兀如断岸无棱角。宣 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名声齐五岳。”大诗人白居易游宣城,登高斋, 即以谢朓诗句为题,写下 《窗中列远岫》诗,表现他对前代诗人 的无限神往: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晚唐名诗人杜牧,也 在诗中以赞叹口吻说: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自宣赵官入京……》) 至于当涂城南的青山,正是由于谢朓盘 桓于此而为世所重,并成为李白最理想的归宿地。

谢朓楼,自建立以来历遭兵火,时建时毁,最后一次是在日 寇狂轰滥炸下成为废墟。在宣州党政领导和人民的关注下,谢朓 楼又于近年恢复旧观,重现风采; 敬亭山也得到多方面开发,建 有先贤祠、独坐亭等景点,并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随着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及旅游事业 的日益兴起,宣州谢朓楼、敬亭山将成为游览胜地,谢朓和李白 等人缅怀谢朓的诗歌亦将闪耀异彩,与世长存。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