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注释: 奈何: 为什么。惧: 使……害怕。 句意: 人民是不怕死的, 为什么要用死去威吓他们呢。 出处: 《老子》第七十四章...
名言: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句意: 坚强刚硬是致死的原因, 优柔软弱是获生的手段。 出处: 《老子》第七十六章...
名言: 强项者不得其死。 注释: 项: 脖子。强项: 比喻为人倔强不圆通。 句意: 为人倔强不圆滑, 不会有好结果。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二章...
名言: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是: 此, 指“物壮则老”。谓: 称。已: 停止。 句意: 造成事物的强大就会引起衰亡, 这是违反道的原则的, 会导致生命的早死。 出处: 《老子》第七十六章...
名言: 天地上不能久,而况于人。 注释: 上: 通“尚”, 尚且。 句意: 天地尚且不能久存, 更不用说血肉构造的人。 出处: 《老子》第二十三章...
名言: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 殆: 危险。 句意: 懂得满足就不会蒙受耻辱, 懂得收敛就不会陷入困境, 这样便可延缓生命。 出处: 《老子》第四十四章...
名言: 身死而名弥白。 注释: 弥: 更加。白: 显赫。 句意: 死去留下的名声比生前更加显赫。 出处: 《荀子·荣辱》...
名言: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 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注释: 俱: 全。道: 准则。毕: 全面。 句意: 生是人的开端, 死是人的结束, 自始至终都保持美好, 使全面达到为人的准则。 出处: 《荀子·礼论》...
名言: 生则天下欢,死则天下哭。 句意: 活着时万民称颂, 死去时普天同哭。 出处: 《荀子·解蔽》...
名言: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句意: 水火有气息却没有生命, 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 禽兽有知觉没有道义, 人却兼而有之, 所以是世界上最可贵的。 出处: 《荀子·正名》...
名言: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君子之勇。 注释: 权: 权贵。举: 全。与: 给予。挠: 屈服。 句意: 正义在手, 就不曲从权贵, 不顾利害得失, 即使把一个国家全给他, 也毫不动心, 重视一死, 坚持正义...
名言: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注释: 甚: 极点。 句意: 人的需要莫过于生, 人的厌弃莫过于死, 然而人竟有从生走向死亡的, 这并不是希望死, 而是死的意义重于生。 出处:...
名言: 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 注释: 与: 给与。惠: 恩惠。 句意: 可以索取, 也可以不索取, 取会伤害清廉; 可以赠送, 也可以不赠送, 送会伤害恩惠; 可以死亡, 也可以不死亡, 死会伤害勇...
名言: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注释: 暴: 勇蛮灭裂。小人: 与君子相对, 即庸人。 句意: 不把死视为庄重的事情而草率地去冒险, 这是庸人的勇敢。 出处: 《苟子·荣辱》...
名言: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 句意: 生命是我珍惜的, 道义也是我想维护的, 两者无法同时保留, 就要为维护道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 《孟子·告子》...
名言: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注释: 不忘: 不怕。沟壑: 坑谷。元: 头。 句意: 志士从来不怕葬身于坑谷, 勇士从来不怕首身分离。 出处: 《孟子·藤文公下》...
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释: 于: 由于。 句意: 由于遭受不幸, 促使人奋发求生, 由于身处安乐, 使人萎靡毁灭。 出处: 《孟子·告子》...
名言: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句意: 对待鬼神要恭敬, 但要避而远之, 这才称得上明智。 出处: 《论语·雍也》...
名言: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注释: 事: 侍奉。 句意: 不能照料活人, 怎能侍候鬼神。 出处: 《论语·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