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句意: 有学识有才能的人, 贵在从近的了解远的, 从现在了解古代, 从能够看得见的了解看不见的。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名言: 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句意: 用今天的世事去推知过去的世事, 用已经看到的东西去推知还没有看见的东西。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名言: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注释: 尝: 品尝。脔(luan): 切成块的肉。镬(huo): 古代指无足的鼎。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 有三足。 句意: 品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个炊具里所烹的肉的滋味。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
名言: 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句意: 分离了又重新合并, 合并了又重新分离, 这是自然规律。 出处: 《吕氏春秋·大乐》...
名言: 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 句意: 土质贫瘠则草木不能生长, 水质不好则鱼鳖也长不大。 出处: 《吕氏春秋·音初》...
名言: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 句意: 初生是依靠自然的, 而培养成长是依靠人力的。 出处: 《吕氏春秋·本生》...
名言: 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 注释: 造: 起始。太一: 指事物的本源。 句意: 万物的产生都开始于太一而形成于阴阳。 出处: 《吕氏春秋·大乐》...
名言: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句意: 太强了就一定会折断, 张得过分了就会缺损。 出处: 《六韬·三疑》...
名言: 古之明王,审其名实,慎其所谓。 句意: 古代贤明的帝王, 审察名称与事物是否相符, 对这些称谓看得很慎重。 出处: 《公孙龙子·名实论》...
名言: 物极必反。 句意: 事物发展到了顶峰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出处: 《鹖冠子·环流》...
名言: 其正者, 正其所实也, 正其所实者, 正其名也。 句意: 正是正事物的本体, 正事物的本体也就是正名。 出处: 《公孙龙子· 名实论》...
名言: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注释: 参验: 验证。必: 肯定。 句意: 没有经过检验而轻率地肯定某事, 那是极愚蠢的。 出处: 《韩非子·显学》...
名言: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句意: 愚蠢的人对已发生的事情也不清楚, 聪明的人对还未成形的事也能推断得出。 出处: 《商君书·更法》...
名言: 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四征者符,乃可以观矣。 注释: 揆(kui): 度量。参: 验, 验证。四征: 指上面四次征验。 句意: 言论合于各个端绪, 一定要用地、天、物、人这四者作验证, 这四者的验证合符, 才可以采...
名言: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注释: 贾(gu): 做买卖。 句意: 袖子长的人擅长舞蹈, 钱财多的人善于作买卖。 出处: 《韩非子·五蠹》...
名言: 圣人不求无害之言,而务无易之事。 句意: 圣人不谋求没有害处的言论, 而是努力去干不容易干的事。 出处: 《韩非子·八说》...
名言: 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 注释: 的彀(gou): 目的。 句意: 言行是以功用为目的的。 出处: 《韩非子· 问辩》...
名言: 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 句意: 如果言行不以功用为目的, 言论即使最详察, 行动即使最坚决,也是没有用处的。 出处: 《韩非子· 问辩》...
名言: 循名而责实。 句意: 根据名称而考察事物的实体。 出处: 《韩非子·定法》...
名言: 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 句意: 名与实、形和影都是相互依赖而成立的。 出处: 《韩非子·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