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作画须有解衣般礴旁若无人之意, 然后化机在手, 元气狼藉, 不为先匠所构, 而游于法度之外矣。 注释: 般礴: 箕坐, 坐时两脚张开。化机: 造化之机, 事物变化的迹象。元气: 精神, 气度。狼藉: 散乱的样子。 句意: 作画必须有一种解开衣襟,...
名言: 凡写生必须博物,久之自可通神。 句意: 大凡作写生画必须广泛地了解事物, 这样时间长了自然能够具有神韵。 出处: 清·屈大均《题画》...
名言: 能尽天地万物之情状者,莫如画。 句意: 图画最能表现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状况。 出处: 清·叶燮《赤霞楼诗集序》...
名言: 只学一家书,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句意: 学习书法必须广采博取, 吸收众长。 出处: 清·冯武《书法正传》...
名言: 全局布于胸中,异态生于指下。 句意: 作画时考虑成熟, 则作出的画生动。 出处: 清·笪重光《画筌》...
名言: 书画能如金刀之割净,自始能如玉尺之量齐。 句意: 作书画要象用金刀割物那样净尽, 自始至终能象用玉尺来度量那样齐整。 出处: 清·笪重光《书筏》...
名言: 精美出于挥毫,巧妙在于布白。体度之变化,由此而分。 注释: 布白: 指书法上安排字的点划和体制结构的关系。 句意: 书法作品精美是由于提笔书写, 巧妙是由于布置得当。字的体制气度的变化也是由这里分出来的。 出处: 清·笪重光《书筏》...
名言: 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耳。 注释: 刻画镂研: 指从事艺术活动。匠作: 工匠, 画匠。 句意: 要做一个够格的艺术家, 必须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出处: 清·周亮工《读画录》...
名言: 能痴者而后能情, 能情而后能写其情。 句意: 能入迷才能产生感情, 有感情才能写出自己的感情。 出处: 明·潘之恒《鸾啸小品·情痴》...
名言: 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岩独杖藜。 注释: 杖藜: 扶杖走路。藜是一种草本植物, 藜茎可制杖。 句意: 游历千山万水, 然后画出天地自然。 出处: 清·弘仁《画偈》...
名言: 合律之曲正,以不露才情为妙。 句意: 乐曲要合乎音律才是正乐, 而不露出才情才是美好的。 出处: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名言: 运笔如铁,惜墨如金。 句意: 提笔创作时要极果断, 一点一画, 一枝一叶又要极慎重。 出处: 明·张岱《又枯木竹臂阁铭》...
名言: 古人于一滴墨水中,吐吞天地山川之变。 句意: 作画可以反映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现象。 出处: 明·李日华《竹嫩画媵》...
名言: 画皮画骨难画神。 句意: 要画出事物的神韵来是很难的。 出处: 明·董其昌《跋画》...
名言: 只疑胸中尽造化,点墨随手能设施。 句意: 作画技巧非常高超, 似乎是随意性的, 使人怀疑是否胸中装有整个自然界。 出处: 明·李日华《续画媵》...
名言: 《西厢》主韵度风神,太白之诗也;《琵琶》主伦理名教,少陵之作也。 注释: 《西厢》: 即《西厢记》, 元代王实甫的杂剧作品, 写书生张珙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文字优美动听, 因此说主韵度风神。太白: 李白, 字太白。《琵琶》: 即《琵...
名言: 曲不尽情为妙。 句意: 曲子如果留有令人回味的余地, 那样才美妙。 出处: 明·陈继儒《陈眉公批评音释琵琶记》...
名言: 兵无常势, 字无常体。 句意: 书法没有恒定的体势。 出处: 明· 陶宗仪《书史会要》...
名言: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句意: 艺术创作不是靠前人的法式进行的, 而是艺术家对实际事物的体会和临场发挥。 出处: 明·徐谓《题画梅》...
名言: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注释: 货: 卖。 句意: 文武技艺只是谋生的手段。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