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句意: 文章中有可以删除的句子, 足以看出这篇文章很粗疏; 文章中没有可以减去的文字, 由此才知道这篇文章很细密。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名言: 思赡者善敷, 才核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 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字删而意阙,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注释: 赡: 丰富。敷(fu): 铺陈, 详加论列。核: 正确简约。 句意: 思想丰富的作者善于铺陈, 才情简约的作者善于删削。...
名言: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句意: 为了抒发情感的需要而创作的作品, 扼要简约而且所写的情感真诚, 为写文章而写文章, 虽然文辞艳丽而内容却烦复平庸。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名言: 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 句意: 对文章的体制进行修整琢磨称之为“熔”, 把多余的文词减去称之为“裁”。剪裁以后文章才不至于冗长拖沓, 熔铸之后文章结构才会明白通畅。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名言: 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注释: 铅黛: 铅粉和黛石, 供画眉用。盼倩:《论语·八佾》:“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指眼波流转, 微笑...
名言: 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句意: 《诗》三百篇的作品, 是为了抒发情感的需要而作诗的, 辞赋家们创作的赋颂, 是为了文辞的需要而造作情感的。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名言: 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 此有常之体也; 文辞气力, 通变则久, 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 体必资于故实, 通变无方, 数必酌于新声; 故能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注释: 名理: 指各种文体的名称和写作理论。气力: 犹风格。通变: 通于古变于今...
名言: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注释: 文律: 指文章的创作规律。运周: 运转, 演变。变则其久:“其”可能是“可”或“堪”的误字。果: 果断。乘机: 临机应变。 句意: 文学创作的规律演变...
名言: 熔铸经典之范, 翔集子史之术。 注释: 熔铸: 熔化铸造, 喻消化、吸收。经典: 指儒家的主要著作。翔集: 博采, 广...
名言: 设立之体有常, 变文之数无方。 注释: 设立: 作文。体: 体式。变文: 文章的变化。数: 术。无方: 无常。 句意: 作文有一定的体式, 文章的变化却没有一定的法则。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名言: 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 句意: 专精之后才能阐发其中的美好之处, 大变之后才能通解其中的法则。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名言: 结言端直,则言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注释: 结言: 指语言。端直: 正直。骏爽: 清俊明快。 句意: 语言端正挺拔, 就形成了文骨。志气清俊明快, 才产生文风。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风骨》...
名言: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句意: 触景才能生情, 情感的触发和流露是由外界的具体事物引起的,不是主观自生的。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名言: 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注释: 授: 传给。方寸: 指心。域表: 疆界之外, 指极远之地方。咫(zhi): 古代八寸为一咫。咫比喻距离极近。 句意: 神思构成意象, 意象产生文辞。三者...
名言: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遯心。 注释: 关键、枢机: 比喻事物的最重要的部分。遯: 同“遁”, 逃避。 句意: 心是精神活动的主宰, 精神活动的关键是由情志和气势来统辖的,...
名言: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五藏,澡雪精神。 注释: 陶钧: 原指制造陶器的圆形转轮, 这里用作动词, 指意象的构造。疏(yue): 疏通。藏: 通“脏”。澡雪: 洗涤。 句意: 经营构造意象时要屏除杂念, 宁静专一。要使内心得到调畅, 精神得到净化。 出...
名言: 随事立体,贵乎精要。 句意: 按照所描写事物的实际需要而设立文章的体制, 可贵之处在于精确简要。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
名言: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 故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 注释: 悄焉: 犹“寂然”, 静静地。动容: 内心有所感悟而在面容上表现出来。思...
名言: 褒见一字,贵逾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 注释: 轩冕: 古代卿大夫所乘的车和所戴的帽, 借指地位显贵的人。斧钺(yue): 古代的两种兵器。 句意: 能够受到一字的褒扬, 也比乘轩车服冠冕高贵; 即使受到一句话的贬斥, 也比用斧用钺铢杀还厉害。...
名言: 意古而不晦于深, 文今而不坠于浅。 句意: 文意古朴, 但不晦涩、艰深, 文辞新颖, 但不至于肤浅。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