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注释: 攻: 治理, 此指切割。 句意: 善于向别人请教, 就象切制坚硬的木材, 先切削容易的地方, 然后再切削较难的木节。 出处: 《礼记·学礼》...
名言: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注释: 逸: 省力。庸: 功劳。庸之: 把功劳归于老师, 之, 指老师。 句意: 善于学习的人, 他的老师教得很省力, 他学习的功效却很高; 而且他还把功劳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
名言: 好学而不...
名言: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注释: 弗: 不。措: 罢休。 句意: 除非不学习, 学习了还不能领会, 一定不罢休; 除非不追问, 追问了还不能了解, 一定不停止。 出处: 《礼记·中庸》...
名言: 毋剿说,毋雷同。 注释: 剿: 同“秒”。雷同: 不当相同而相同。 句意: 学习上不应窃取别人的成说, 就好象雷之发声, 虽然万物无不同时应声, 但人的言语学习应该各由自己, 而不应象万物应雷声一样地相同。 出处: 《礼记· 曲礼》...
名言: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注释: 祈: 希求。 句意: 不企求多积财宝, 以知识多为富有。 出处: 《礼记·儒行》...
名言: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注释: 焉: 兼词, 于其闻。 句意: 如果心意不用在一个目标上, 那么就会视而不见, 听而无闻, 吃了也不知道什么滋味。 出处: 《礼记·大学》...
名言: 人不学,不知道。 注释: 道: 道德事理。 句意: 人如果不学习, 就不会懂得道德事理。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注释: 止: 停步。 句意: 人在学习方面, 有的失于才少而贪多, 有的失于才多而少学, 有的失于好问而不识, 有的失于好思而不问。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注释: 审: 详...
名言: 相视而善之谓摩。 注释: 善之: 以之为善。 句意: 互相观察并学习对方的好处, 这叫做“摩”。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注释: 操缦: 调好弦音。安弦: 学好弹奏弦乐器。博依: 广泛地打比喻, 指比兴手法。 句意: 不先学习调弦杂弄, 就指头不活, 弹不好琴; 不先学习广泛地打比喻, 就学不好诗。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注释: 缉熙: 积渐广大。 句意: 长期不懈地坚持学习, 就能达到无比光明的境界。 出处: 《诗经·周颂·敬之》...
名言: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注释: 孤陋: 见认浅狭。寡: 少。 句意: 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共同研究, 那就会狭隘浅陋而知识贫乏。 出处: 《礼记·学记》...
名言: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注释: 切: 截制。磋: 磨平。琢: 雕刻。磨: 磨擦。切磋琢磨: 指道德方面的进修, 后来引申指学业上的互相研讨。 句意: 有如细切细磋, 有如精雕精磨。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
名言: 好问则裕,自闭则...
名言: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注释: 聚: 积累。辨: 弄明白。 句意: 君子通过学积聚知识, 通过问辨别是非。 出处: 《周易·乾卦》...
名言: 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趋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 句意: 刚接触文章学问时, 是很难背诵的, 背诵是学问工夫得到进一步深入之后才能达到, 所以说背诵是学问的基本功。 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
名言: 每读一书,必至百遍。 句意: 每读一本书必须多次反复进行。 出处: 清·郑燮《板桥自序》...
名言: 读书以熟为贵,作文亦然。 句意: 读书以熟为好, 作文也是同样道理。 出处: 清·梁辛钜《退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