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愚暗之人,皆矜能伐善。 注释: 矜能: 自以为贤能。伐善: 夸耀自己的功绩。 句意: 愚昧的人, 都喜欢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功绩。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名言: 鉴貌在乎止水,鉴已在乎哲人。 注释: 止: 静止。哲人: 旧称才能识见超常的人。 句意: 静止的清水能照见人的容貌,才能识见超常的人能瞧见自己的不足。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名言: 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 注释: 誉: 称赞。咎(jiu 就): 灾祸。 句意: 乐意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就会得到称赞; 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 就不会有灾祸。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名言: 勿以小恶而不去,小善而不为。 句意: 不要因为只是小错误、小缺点就不改正, 也不要认为只是小小的一件好事就不屑去做。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规谏太子》...
名言: 知询于愚,或有得也。 注释: 知: 智者。询: 求问。 句意: 聪明人向愚笨人请教, 有时也会有所收获。 出处: 唐·杨炯《杨炯集·公狱辩》...
名言: 何言者天,成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 注释: 蹊: 小路。 句意: 老天并不自吹自擂, 却是那么高; 李树并不说话, 但它的花朵果实吸引人们, 以至在树下踩出一条小路。它们好象不能说话, 却被世人尊重。 出处: 唐·姚崇《口箴》...
名言: 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注释: 猖狂: 洋洋自得。自彰: 表现自己。阴沉: 沉静。自深: 深入自...
名言: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句意: 有了好事, 应当彼此谦让; 出了坏事, 不要互相推卸责任。 出处: 唐·王梵志《好事须相让》...
名言: 莫言已之是,勿说他人非。道是失其是,道非得其非。 句意: 不要总是说自己对, 而说人家不对。说自己对, 自己已先失去了对; 说别人不对, 自己就先有了不对。 出处: 唐·王梵志《莫言已之是》...
名言: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 地不言而人推厚焉。 注释: 推: 推崇。 句意: 老天不说自己高, 而人们都推崇天最高; 大地不说自己厚, 而人们都推崇地最厚。比喻有才德而又谦虚的人更受别人推许尊重。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名言: 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注释: 傲物: 看不起别人。谥(shi事): 称。 句意: 自视才高而藐视别人, 应当称之为骄傲。 出处: 唐·李延寿《南史·萧子显传》...
名言: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注释: 高危: 身居高位的危险。谦冲: 谦虚。自牧: 自我修养。满溢: 骄傲自满。敬: 慎。壅蔽: 蒙蔽。纳下: 接纳下属的意见。 句意:...
名言: 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 注释: 洼: 低凹。归: 归附。 句意: 地势低洼, 水流就会积聚; 为人谦恭礼下, 众心就会归附。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老子》...
名言: 自足者不足,自明者不明,日月至光至大,而有所不遍者,以其高于众之上也。 句意: 自满的人就是不足, 自以为明白事理的人就是不明。太阳月亮最大最明亮, 但也有光芒照不到的地方, 这是因为它们高居于世界万物之上。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
名言: 竭诚, 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 则骨肉为行路。 注释: 吴越: 春秋时的两个敌对诸侯国。傲物: 轻视他人。行路: 走路的人。 句意: 竭尽诚意, 即便吴越这样的世仇也能团结为一个整体; 轻视他人, 就是至亲骨肉也会变得如同陌路人。 出处: 唐·魏征...
名言: 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句意: 骄傲自满的人, 人们贬损他; 谦虚谨慎的人, 人们敬重他。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尚书》...
名言: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 句意: 想到危险, 因此可以得到安全; 考虑到后退, 因此可以前进; 畏惧产生祸乱, 因此可以保持安定; 警惕遭致灭亡, 因此可以获得生存。西晋潘尼的这番话, 告诫人们应居安思危, 谦虚谨...
名言: 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事上以礼,遇下以和。 注释: 温谨: 温和谨慎。才地: 才能和门第。遇: 待。 句意: (郑默为人)谦虚而温和谨慎, 不因为自己的才能和门第高而骄傲轻视别人, 侍奉师长有礼貌, 对待下人很谦和。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