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矜怛生于不足,华诬生于矜。 注释: 矜怛(da): 骄傲。不足: 智慧不够。华诬: 浮华不实地夸夸其谈。 句意: 骄傲是因为智慧不足而产生,浮华不实地夸夸其谈是因为自吹自夸。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功盖天下,不施其美。 注释: 盖: 压倒。施: 展示。 句意: 功劳天下第一, 也不在人们面前展示夸耀功劳业绩。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名言: 满如陷,实如虚。 注释: 陷: 少, 不足。 句意: 满了要象不足, 充实了要象空虚。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句意: 擅长游泳的人往往被水淹死, 很会骑马的人往往从马上摔下来。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名言: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 一心可以得百人。 句意: 对人不虚心诚意, 就连一个朋友也得不到; 而对人虚心真诚, 就可以得到很多朋友。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注释: 让: 辞退。择: 选择区别, 此处意为舍弃。就: 成。众庶: 民众百姓。明其德: 使其德望昭著。 句意: 泰山不辞土壤, 所以能成为大山; 河海不舍弃细小的...
名言: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注释: 戒: 警戒。 句意: 说话的人没有罪, 听话的人应引起足够的警戒。 出处: 《诗毛氏传·大序》...
名言: 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句意: 犯错误的人的毛病, 就在于不懂而自以为懂。 出处: 《吕氏春秋·别类》...
名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注释: 户枢: 门的转轴。不蝼: 不蛀。《意林引》“不蝼”作“不蠹”。蠹(du户):蛀虫。 句意: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 门的转轴不会蛀烂。 出处: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
名言: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 注释: 轻物: 轻视别人。简: 傲。专独: 独断专行, 自己说了算。 句意: 亡国的国君一定很骄傲自大, 一定自以为聪明, 一定轻视别人。骄傲自大, 就会对人傲慢; 自以为是...
名言: 贤者有小恶,以致大恶。 句意: 贤者也会有小缺点, 若不及时克服, 将会发展成大错误。 出处: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
名言: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注释: 极: 极端。盈: 满。 句意: 太齐全了必定招致缺损, 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太圆满了就必将招致亏损。 出处: 《吕氏春秋·博志》...
名言: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句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长处, 也都有它的短处; 人也是这样, 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凭借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出处: 《吕氏春秋·用众》...
名言: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注释: 宗: 本, 根源。 句意: 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 这是一切祸患的根源。 出处: 《吕氏春秋·谨听》...
名言: 勿以身贵而贱人, 勿以独见而违众。 句意: 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就轻视别人, 不要只凭自己的见解就违背众人的意见。 出处: 《六韬·立将》...
名言: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句意: 事物都有它不足的地方, 聪明人也总有他不明智之处。 出处: 楚·屈原《卜居》...
名言: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注释: 踬(zhi): 跌倒。垤(die): 小土堆。易: 疏忽。 句意: 人不在山上跌倒, 却被土堆绊倒。因为山高大, 所以人们能谨慎地顺应山势; 而土堆小, 所以人往往疏忽它。 出处: 《韩非...
名言: 己自知而后知人。 句意: 先有了自知之明,然后才能了解别人。 出处: 《鬼谷子·反应》...
名言: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馀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注释: 韦: 皮带, 喻舒缓。弦: 弓弦, 喻紧张。续: 连接, 此指弥补。 句意: 西门豹性子急, 所以佩戴皮带警戒自己缓和; 董安于性子缓, 所以能带...
名言: 太山之高, 非一石也, 累卑然后高。 注释: 卑: 低。 句意: 泰山高耸, 不是只凭一块石头垒起来的,而是由无数沙石积聚成的。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