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小人之过也必文。 注释: 文: 掩饰。 句意: 小人对自己的错误必定加以掩饰。 出处: 《论语·子张》...
名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注释: 齐: 看齐。 句意: 看见贤人, 便应该想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 便应该自己反...
名言: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注释: 颜渊: 即孔子学生颜回。伐: 自我夸耀。施: 表白。 句意: 颜渊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 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名言: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泰: 安详舒泰。 句意: 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 却不骄傲凌人; 小人骄傲凌人, 却不安详舒泰。” 出处: 《论语·子路》...
名言: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 注释: 能: 有能力。 句意: 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 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象没有学问一样, 满腹知识象空无所有一样。 出处: 《论语·泰伯》...
名言: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 亡: 无。虚: 空虚。盈: 充实。约: 贫困。泰: 豪华。有恒: 此指保持操守。 句意: 本来没有, 却装作有; 本来空虚, 却装作充实; 本来贫困, 却要豪华, 这样的人难于保持操守。 出处: 《论...
名言: 子曰: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使骄且吝, 其馀不足观也。 注释: 周公: 姓姬名旦, 周武王弟。使: 假使。 句意: 孔子说: 如果有周公旦那样美妙的才华, 只要他骄傲而且吝啬那么别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出处: 《论语· 秦伯》...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 呴籍叱咄, 则...
名言: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注释: 谄(chan产): 谄媚, 巴结奉承。 句意: 贫穷却不巴结奉承人, 富有却不骄傲。 出处: 《论语·学而》...
名言: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注释: 过: 意见。 句意: 贤明的国君一定要多听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 不要总想听别人对自己的夸奖表扬。 出处: 《战国策· 燕策一、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
名言: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句意: 不忘记以往的经验教训, 把它作为以后做事的借鉴。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
名言: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 注释: 怀藏。任: 担任。大功: 重大的事情。恭: 谦恭有礼。知: 通“智”。顺: 和顺。 句意: 怀藏贵重的宝物, 不持宝物夜晚行走; 担负重大的使命, 不因此而骄...
名言: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 注释: 服世: 使世人信服。约: 约束。忿(fen奋): 忿怒。 句意: 胜利了不骄傲, 所以能使人信服; 约束自己不发怒, 所以能使邻国服从。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名言: 矜功不立,虚愿不至。 句意: 夸耀自己功劳的人, 达不到目的; 凭空幻想的人, 愿望也不能实现。 出处: 《战国策·齐策·齐宣王见颜斶》...
名言: 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 注释: 据: 通“倨”, 傲慢。 句意: 身居高位而名不副实的人, 因为喜欢虚名, 待人处事必然骄傲奢侈。对人傲慢骄傲的人, 灾祸必然要降临到他头上。 出处: 《战国策·齐策·...
名言: 多功而不矜,贵富不骄...
名言: 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注释: 易: 轻视。 句意: 敌人不可轻视, 时机不可错失。 出处: 《战国策·秦策·顷襄王二十年》...
名言: 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 注释: 至: 极。戒: 警戒。宠骄: 受宠而骄傲。 句意: 真正的贤人哪怕极受恩宠也只会更加戒骄戒躁, 而才智不足的人一受恩宠就骄傲自大。 出处: 《国语·晋语六》...
名言: 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 句意: 自然法则应当是满而不外溢, 元气盛大而不骄傲, 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出处: 《国语·越语下》...
名言: 富而不骄者鲜。 注释: 鲜: 少。 句意: 富贵却不骄傲的人是很少的。 出处: 《左传·定公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