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事不私议。

名言: 公事不私议。 句意: 公家的事情不在私下议论。 出处: 《礼记· 曲礼下》...

失身取高位,爵禄反为耻。

名言: 失身取高位,爵禄反为耻。 注释: 失身: 失节。 句意: 不顾节操而去谋取高位, 得到了官爵俸禄也应感到羞耻。 出处: 清·沈德潜《咏史》...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名言: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注释: 偏: 不公正。党: 偏私。王道: 国君以仁义治天下, 以德服人的统治方法。荡荡(shang): 广大貌。 句意: 君王公正不偏私, 就会出现一片大好的政治局面。 出处: 《尚书·洪范》...

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名言: 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注释: 明日黄花: 明日指重阳节之后, 黄花指菊花。古人重阳赏菊, 过了重阳, 菊花就成了过时之物。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 句意: 重阳节后的菊花就成了过时之物...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释义】 民间谚语。意指人对一般不熟悉的人,说话要掌握分寸,不要一见面,就把实际情况或所有心里的话说出来。 出处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32卷: “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

根深无愁风摇动,人正不怕影子斜。

【释义】 民间谚语。此句意思是: 根正立得牢,人正品自高。自己坦坦荡荡,就不怕别人说闲话搞小动作。这句话是描写正人君子的形象。 【评析】 该句讲的是人在处事待人中应有的态度,跟下句的基本意思一样。...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释义】 民间谚语。意思是: 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有 “害人”之心,但一定要有 “防人害” 的意识。 【评析】 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不可测。不要轻信于人,随时留个心眼,以防上当受骗。然而,凡事都具有双重性,“防人之心不可无”之言如果搞得过...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释义】 该句为一幅对联,也可看做是一则格言。意思很直白: 三国诸葛亮一生办事很谨慎,北宋宰相吕端在小事上糊糊涂涂,大事上绝不糊涂。 【评析】 上个世纪70年代,病榻上的毛泽东在一次召见元帅叶剑英时,口述了一联相赠: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

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之时要无疑。

【释义】 出自朱熹语。意思是: 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学习中解决它,最后达到学习中没有疑问了,这才是真正长进了。 【评析】 这里,朱熹以病疑喻读书之疑,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无疑者须教有疑”,...

泰山不却微尘,长江不拒细流。

【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 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做到无限容纳,最终使自己变得强大。 出自秦朝李斯 《谏逐客书》: “是以 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译文】 泰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

读书使人充实,交谈使人精明。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评析】 以上四句是培根讲的话,讲得很精炼,很有哲理和启迪意义。 字面意思是,读书学习和与高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读书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还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唯...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