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劝君效贞节,梦魂自安怡。 注释: 效: 效法, 学习。 句意: 奉劝你向坚贞守节的人学习, 这样你做的梦也是安静快乐的。 出处: 清·孙枝蔚《溉堂集·览古》...
名言: 世路崤函险,吾心泰岱安。 注释: 崤(xiao) 函: 崤山和函谷关, 喻险恶。泰岱: 泰山。 句意: 世道如同崤山和函谷关一样险恶, 但我的心仍象泰山一样坚定不移。(抒发作者不畏险恶, 守节不移的情怀。) 出处: 清·郭嵩焘《次韵罗小溪见赠》诗之二...
名言: 宁甘刀斧连根破,不屈分毫作软纴。 注释: 软纴: 柔软的丝缕。 句意: 宁可心甘情愿地让刀斧连根砍掉, 丝毫也不能象柔软的丝缕一样屈服。(抒发作者坚守节操, 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浩然正气)。 出处: 清·陈璧《柬端见劲节千秋抱赤心之句,反复咏恋,...
名言: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 句意: 我的心肠象冰雪一样洁白透明, 象铁石一样坚硬难改, 我又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
名言: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 注释: 光宠: 光耀。穷达: 失志和得意。 句意: 志节高尚的人, 不因为有好的名声地位而感到特别光耀; 忠诚正直的人, 不因为失志或得意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出处: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名言: 人尚有遗民在,大节难随九鼎沦。 注释: 人(huan): 人世间。大节: 民族气节。九鼎: 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此指国家。沦: 沦丧。 句意: 人间还有明朝的臣民存在, 虽然国家已经沦亡, 可是我们的民族气节绝不会因此而丧失。 出处: 清·...
名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句意: 经历了上千次的摧磨, 上万次的迫击, 岩石中的青竹依然坚强刚劲, 就任凭你东西南北风狂吹乱刮吧! (表现了作者坚守不失的崇高气节。) 出处: 清·郑燮《竹石》...
名言: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注释: 何事: 为何。 句意: 成行的兰草生长在山中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快乐的地方, 只要能保持坚贞的节操, 哪里还要与其他香花争夺斗艳呢?(喻有高尚节操的人, 即使不被人理解, 也能保持志节, 不...
名言: 死犹未肯输心志,贫亦其能奈我何? 句意: 死都不能让我出卖自己的良心, 贫困又能将我怎样呢? 出处: 清·黄宗羲《山居杂咏》...
名言: 人生无贤愚,大节本所共。蹉跎一失身,岂不负弦诵。 注释: 蹉跎: 失足。弦诵: 读书。古代学校里诵诗, 有用琴瑟等乐器配合歌唱的, 故以弦诵代称学校教育。 句意: 人生在世, 无论是贤能的, 还是愚笨的, 守节不失这一点本来是人人都要做到的。...
名言: 宁直见伐, 不为曲全; 宁渴而死, 不饮盗泉。 注释: 盗泉: 古泉名, 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相传孔子经过盗泉, 因厌恶它的名字, 渴了也不喝盗泉之水。 句意: 宁可正直而丧生, 也不屈意逢迎而活命。宁愿干渴而死, 也不愿喝那名声不好的盗泉之...
名言: 富贵一时,名节千古。 句意: 富贵荣华, 不过是过眼烟云, 名誉节操才是千古流传的。 出处: 明·赵光抃语,出自《明史·赵光抃传》...
名言: 男儿两膝有黄金。 句意: 男子汉应有骨气, 不要向人卑躬屈节。 出处: 明·董说《西游补》第六回...
名言: 宁为忠臣,不作谀仆。 句意: 宁愿做一个忠诚的臣子, 也不做一个阿谀奉承的奴仆。 出处: 明·王廷相《答薛君采论性书》...
名言: 生当为凤友,死不作雁奴。 注释: 雁奴: 雁成群而宿, 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 如遇袭击, 即鸣叫报警, 称为雁奴。此指为清朝服务的人。 句意: 活着要当凤凰的好友, 宁愿死也不给群雁当雁奴。(表现作者坚守民族气节, 绝不向清朝屈服的壮志。) 出处...
名言: 名节,道之藩篱,藩篱不守,其中未有能独存者也。 句意: 名誉节操是修养道德的藩篱, 这道藩篱把守不住, 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了。 出处: 明·陈献章《白沙语要》卷一...
名言: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注释: 清贫: 清廉而受贫苦。浊富: 不义而致富裕。 句意: 宁可清正廉洁地过着贫苦生活, 也不能通过不义手段而富裕一生。 出处: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名言: 三生不改冰霜操, 万死常留社稷身。 注释: 三生: 三世转生, 指时间遥远。冰霜操: 高尚的节操。社稷身: 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臣。 句意: 永远不改变自己高尚的节操, 为了国家的安危万死不辞。 出处: 明·海瑞《谒先师顾洞阳公祠》...
名言: 日月弥坚冰雪操,烟霜不改岁寒姿。 句意: 随着日月的推移而更加坚定的是处于严寒也不更改的节操, 经历风霜而毫不改色的是松树的雄姿。 出处: 明·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赠裴鹤州晋列卿兼逢初度歌》...
名言: 财贿不以动其心, 爵禄不以移其志。 注释: 财贿: 钱财。爵禄: 官爵利禄。 句意: 钱财不足以动摇他的心意, 官爵利禄不足以改变他的志向。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