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注释: 节: 节操。义: 义礼。廉: 廉耻。退: 谦让。颠沛: 穷困, 遭受挫折。匪: 不。亏: 损失。 句意: 节操、义礼、廉耻、谦让之德, 即便在遭受挫折时也不能亏损。 出处: 南朝·周兴嗣《千字文》...
名言: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注释: 真: 真性, 天性。志: 心愿。逐: 追求。物: 外物, 指声色嗜欲之类。移: 动摇, 改变。 句意: 坚持节操, 不失本性, 就会感到心愿满足; 追求声色嗜欲的享受, 意志就会动...
名言: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注释: 盗泉: 古泉名, 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相传孔子过盗泉, 恶其名为盗而不饮其水。 句意: 渴了也不喝名声不好的盗泉之水, 热了也不在名声不好的树阴下休息。 出处: 晋·陆机《猛虎行》...
名言: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注释: 宁: 乃。心: 品格。 句意: 终于明白经过霜雪之后才能看出只有松竹才具有凌冬不凋的坚强品格。 出处: 南朝·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之一...
名言: 立德践言,行全操清,斯则富矣;高尚其志,不降不辱,斯则贵矣。 句意: 具有高尚的品德, 言行一致, 不断修养, 为人清白, 这就是最大的富有; 有崇高的志向, 不卑躬屈膝, 不屈辱苟活, 这样就会高贵起来。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名言: 志道者不以否滞而改图,守正者不以莫赏而苟合。 注释: 否(pi) 滞: 困厄。守正: 恪守正道。 句意: 有志于道的人不因为困厄而改变操守, 恪守正道的人不因为没有褒扬而苟且与人同流合污。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名言: 百炼而南金不亏其真,危困而烈士不失其正。 注释: 南金: 古代南方所产的铜, 比喻优秀人才。真: 本性。烈士: 志向高尚的人。正: 指立身之本。 句意: 经过上百次的冶炼, 优良的南金也不会改变本性; 经历艰难困苦, 有志之士也不会失去节操。 出...
名言: 宁洁身以守滞,耻肋肩以苟合。 注释: 滞: 不通, 此指不得志。肋肩: 耸起肩膀, 指缩头。 句意: 宁愿安于困厄从而保持自己的高洁, 耻于缩头缩脑去迎合权贵。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
名言: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注释: 垂: 留。谢: 告诫。有常: 有一定的规律, 即不随意改变。 句意: 留下话语告诫后人, 自己的气节是不会改变的。 出处: 晋·阮籍《咏怀》之三十九...
名言: 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 注释: 投命: 不顾性命。 句意: 面临危难, 智慧和勇气就会激发出来; 不苟且偷生, 高尚的节操就会显现出来。 出处: 晋·潘岳《西征赋》...
名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句意: 为了挽救国家危险而牺牲生命, 就象回家一样。 出处: 三国·曹植《白马篇》...
名言: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注释: 烈士: 有志之士。 句意: 良将不会因为怕死而苟且避祸, 有志之士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丧失节操。 出处: 三国·庞德语,出自《三国志·庞德传》...
名言: 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注释: 类: 大抵。鲜: 少。 句意: 大抵说来, 不注意小节的人很少能以好的名声和节操立身的。 出处: 三国·曹丕《与吴质书》...
名言: 达则兼善而不渝, 穷则自得而无闷。 句意: 得志则和他人一起求善, 并不改变自己的志愿; 不得志也怡然自得而不苦闷。 出处: 三国·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名言: 但有断头将军, 无有降将军。 句意: 宁愿被杀头, 也绝不做投降将军。 出处: 三国·张飞语, 出自《三国志·张飞传》...
名言: 宁与燕雀翔, 不随黄鹄飞。 注释: 燕雀: 比喻平凡的人。黄鹄: 天鹅, 比喻权贵。 句意: 宁愿在平凡人中交游, 也不愿攀附权贵。 出处: 三国· 阮籍《咏怀》之八...
名言: 刎颈不易,九裂不恨;匹夫所执,强于三军。 注释: 刎颈; 砍头。九裂: 把身体肢解成很多块。匹夫: 普通人。三军: 比喻庞大的军队。 句意: 宁愿砍头也不改变操守, 把身体肢解成块也不后悔; 因此普通人所坚持的信念要比庞大的军队还要强大。 出处...
名言: 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肆志。 注释: 肆志: 随心所欲地做事。 句意: 与其富贵而受人约束, 不如处于贫贱而能按自己的心愿行事。 出处: 秦末商山四皓语,出自《古诗源》录汉《紫芝歌》...
名言: 一言纳赏, 志士为之怀耻。 句意: 说一句有益的话就接受赏赐, 有节操的人要为此事感到耻辱。 出处: 南朝· 范晔语, 出自《后汉书·桓荣传论》...
名言: 愿竭力以守义兮, 虽贫穷而不改。 句意: 希望竭力保持节义, 即使处身贫困潦倒之中也不能改变节操。 出处: 汉张衡语, 出自《后汉书·张衡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