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疾恶如仇,闻善不惑。 注释: 疾: 痛恨。惑: 疑惑。 句意: 痛恨恶就象痛恨仇人那样, 听见了善从不疑惑, 而是立刻去做起来。 出处: 唐·皎然《讲德联句》...
名言: 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句意: 行善事则可以称为君子, 做恶事则可以称之为小人。 出处: 唐·吴竞《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唐太宗语...
名言: 若憎而不知其善,则为善者必惧;若爱而不知其恶,则为恶者实繁。 注释: 憎: 憎恨。 句意: 如果因为憎恨他就感觉不到他的善的一面, 那么行善的人一定畏惧; 如果因为喜爱他就感觉不到他的恶的一面, 那么作恶的人就会很多了。 出处: 唐·吴竞《贞...
名言: 业大者易骄、善始者难终。 句意: 功业大的人容易骄傲, 有善的开始的人往往很难坚持到底。 出处: 唐·吴竞《贞观政要·征伐》...
名言: 从善则有誉,改过则无咎。 注释: 从: 跟从。誉: 美名, 荣誉。 句意: 跟从善则有美名声, 改正错误则没有灾祸。 出处: 唐·吴竞《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名言: 见善思齐,足以扬名不朽;闻恶能改,庶免乎大过。 注释: 庶乎: 差不多吧。 句意: 见到善的想到要与他一样, 就足够使自己扬名不朽; 听到恶能够改正自己身上与他一样的缺点, 差不多可以免犯大罪恶。 出处: 唐·吴竞《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名言: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许人之恶。 注释: 扬: 赞扬。许: 称许。 句意: 君子赞扬人的善, 小人称许别人的恶。 出处: 唐·吴竞《贞观政要·公平》...
名言: 善善不进而恶恶不退,则忠奸未别,邪正不分。 注释: 恶恶: 憎恶恶, 以恶为恶。 句意: 以善为善却不纳进, 以恶为恶却不屏退, 则忠奸不能区别, 邪正不能分辨。 出处: 唐·张九龄《远佞第二章》...
名言: 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注释: 掩: 掩盖。疵: 毛...
名言: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注释: 繁: 很多。克: 能够。盖: 大概。寡: 很少。 句意: 有善的开始的人很多, 但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了。 出处: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名言: 赏妄行则善不劝,罚妄行则恶不惩。 注释: 妄: 虚妄。劝: 受到鼓励。惩: 惩诫、使之不再重犯。 句意: 奖赏无根据地胡乱发放, 则善不会得到鼓励, 惩罚无根据地胡乱施加, 则恶不会受到惩诫。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申鉴》...
名言: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 注释: 敬: 尊敬。诛: 惩罚。 句意: 尊敬一个贤人则众多的贤人喜悦, 惩罚一个恶人则众多的恶人畏惧。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名言: 小过不改, 大恶形焉; 小善能焉, 大善成焉。 注释: 形: 显露。 句意: 小过错不改正, 大恶就会显露出来; 小善能够做, 大善就可以达成了。 出处: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名言: 积善三年, 知之者少; 为恶一日, 闻于天下。 注释: 闻: 听说。 句意: 积善三年, 知道他的人还是很少; 作恶一天, 天下人都知道了他。 出处: 唐太宗《晋宣武帝总论》...
名言: 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 注释: 恤: 担忧, 忧虑。覆: 倾覆。 句意: 以为恶小而做, 没有担忧顾虑, 就一定越发展越严重; 以为善小而忽略不做, 则一定要垮台。 出处: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名言: 能行小善, 大善攸基; 戒于小恶, 终无大戾。 注释: 攸(you): 所。戒: 戒备。戾: 罪, 罪过。 句意: 能够行小善, 大善就有了基础; 对于小恶有戒备, 最后总没有大罪过。 出处: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名言: 片善可嘉,朝闻甘于夕死;一诺犹重,黄金贱于白圭。 注释: 嘉: 赞美, 嘉奖。白圭: 用作凭信的玉。诺: 答应, 同意。 句意: 一点儿善就可以值得赞美, 早晨听见了, 晚上死掉了也是甘心的; 一句诺言要看重, 黄金没有白圭更珍贵! 出处: 唐·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