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无不济。 注释: 愆: 过错。 句意: 人君好其所当好, 恶其所当恶, 百姓就知道行动的方向, 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出处: 《左传· 昭公十五年》...
名言: 服美不称, 必以恶终。 注释: 称: 相称。终: 后果, 结果。 句意: 其人之衣着、车马、装饰华丽得不与其人相适应, 必得恶果。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引古语...
名言: 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 句意: 治理国家, 看见了恶, 就要象农夫一定要把草除去那样。 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
名言: 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注释: 政: 善政。善: 善人。日月之灾: 月蚀月蚀那样的灾祸。谪: 罚罪。 句意: 国无善政, 不用善人, 就自取遭到日蚀月蚀那样的灾祸。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
名言: 邻于善,民之望也。 注释: 邻: 近。望: 期望。 句意: 接近善, 这是人民所期望的。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名言: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注释: 长: 滋长, 发展。 句意: 善的不可以失掉, 恶的不可以滋长。 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
名言: 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注释: 幸: 侥幸。 句意: 善人在上位, 则国家没有想侥幸的百姓。 出处: 《左传·宣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