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相期,死不之悔。

名言: 一言相期,死不之悔。 注释: 期: 约定。之: 代词, 指约定的事。之悔, 即“悔之”, 宾语提前。 句意: 彼此约好的事, 即使只是一句话, 也要坚守信约, 到死也不后悔。 出处: 五代·刘等《旧唐书·褚遂良等列传》...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

名言: 作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 句意: 做事情一定要提前从开始就加以谋划, 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好能否做到以及后果怎样。 出处: 明·陈...

诺而寡信,宁无诺;予而喜夺,宁无予。

名言: 诺而寡信,宁无诺;予而喜夺,宁无予。 注释: 宁: 宁可。予: 给予。 句意: 许了愿而又不能守信用, 那宁可不许愿; 送东西给人家, 却又好收回, 那宁可当初就不送。 出处: 明·彭汝让《木几冗谈》...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名言: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注释: 实: 诚实, 实在的。孚(fu): 使……信服。 句意: 作为一个人, 说话、做事以及内心都是诚实无欺的, 那就不会得不到他人的信任了。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诚实》...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名言: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注释: 体: 体统, 规矩。 句意: 高兴时允诺别人的话多半是会失信的; 盛怒之下讲的话多半有失天体。 出处: 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名言: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注释: 受: 接受。托: 请托, 委托。 句意: 即然接受了别人的委托, 那就要老老实实去帮人办事。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言行相顾,心迹相符,终始不二,幽明无间。

名言: 言行相顾,心迹相符,终始不二,幽明无间。 注释: 心迹: 存心与行事。幽明: 昼夜。间(jian): 差别。 句意: 说话与做事要相互顾及, 想的和做的要相互统一, 这样始终如一, 无论何时也不改变。 出处: 明·洪应明《菜根谭·修...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名言: 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注释: 全: 保全。 句意: 在战场上战胜敌人, 只能建立短短一个时期的功勋; 保全信誉,才是长远的利益所在。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回...

不忠不信, 何以立于天地之间?

名言: 不忠不信, 何以立于天地之间? 句意: 为人不忠诚、无信义, 又靠什么能自立于人世间呢?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回...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名言: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注释: 托: 委托。终: 了结, 完成。 句意: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 就要给人家把事情办好。 出处: 元·高则诚《琵琶记》...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

名言: 不言而信,不怒而威。 句意: 不用多说话就能被人相信, 用不着发怒就能显示出威严。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回...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名言: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注释: 凭: 依凭, 依靠。 句意: 信用是国家的宝贝, 百姓赖以生存的东西。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回...

人无信不立。

名言: 人无信不立。 句意: 人失去了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出处: 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四折...

当初若不因鸡黍约,今日个谁识俺志诚人。

名言: 当初若不因鸡黍约,今日个谁识俺志诚人。 注释: 鸡黍约: 东汉范式与张劭为友, 别时约定再会。张深信不疑, 届时杀鸡炊黍(shu, 去皮后称黄米。) 以待, 范果然如期赴约。后以此形容朋友间的深信不疑、坚守信约。 句意: 想当初如果不是订下了今日...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