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名言: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注释: 恃: 依靠; 易: 平坦。 句意: 敌人迫在眼前而又安静, 是依靠他所处的地形险要; 敌人远离而又来人挑战, 是想引诱我前进; 敌人所占据的地形平坦, 是有利于同我决战。 出...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名言: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 向: 指仰攻。丘: 高地。逆: 迎头而上。佯北: 假装败退。饵兵: 作为诱饵的小部队。师: 军队。遏: 阻止。阙: 缺口。穷寇: 指无路可...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名言: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注释: 圮(pi) 地: 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 战略要道。绝地: 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 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 绝无退路的地区。 句意: 在...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名言: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注释: 治: 安定。 句意: 以安定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 以镇静等待敌人的喧闹浮躁, 这是掌握将士心理的方法。 出处: 《孙子·军争篇》...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名言: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注释: 佚: 安逸。力: 指战斗力。 句意: 以近路等待敌人的远道而来, 以安逸等待敌人的疲劳, 以饱食等待敌人的饥饿, 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 出处: 《孙子·军争篇》...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名言: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注释: 气: 士气。 句意: 对于敌人的全军, 可以打击它的士气; 对于敌人的将领, 可以打乱他的决心。 出处: 《孙子·军争篇》...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名言: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注释: 治: 控制, 掌握。 句意: 避开敌人的锐气, 在敌人疲惫松懈的归路上去袭击它, 这是掌握士气的方法。 出处: 《孙子·军争篇》...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名言: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谓之神。 注释: 因: 根据。 句意: 用兵没有固定的方式, 就象水没有固定的形态, 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得胜利, 这就叫做用兵如神。 出处: 《孙子·虚实篇》...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名言: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句意: 知道在什么地方开战, 知道在什么时间打仗, 那么即使有千里之远也可奔走而会战。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名言: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注释: 因: 根据。制: 制约, 确定。 句意: 用兵的形式象水: 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低处奔流, 用兵的规律避开敌人实力强的地方攻击敌人实力弱的地方; 水根据地...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名言: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注释: 寡: 兵力少。众: 兵力多。 句意: 兵力劣势, 是因为处处防备敌人; 兵力优势, 是因为使敌人处处防备自己。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名言: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注释: 形: 使有形, 暴露。专: 指集中兵力。 句意: 使敌人的军情暴露出来, 而我方的军情不被暴露, 那么我军的兵力就能集中, 敌军的兵力就会分散。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名言: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句意: 善于进攻的人, 敌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防守; 善于防守的人, 敌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进攻。 出处: 《孙子·虚实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名言: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注释: 及: 赶得上。 句意: 进攻而不可防御, 是因为冲击了敌人空虚的地方, 撤退不可追赶, 是因为撤退的速度快而追赶不上。 出处: 《孙子·虚实篇》...

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名言: 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注释: 佚: 安逸。 句意: 敌人安逸, 能使它疲劳; 敌人粮草充足, 能使它饥饿; 敌人安稳, 能使它骚动。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名言: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注释: 趋: 奔走, 奔救。 句意: 向敌人来不及奔救的地方进军, 向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突袭。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名言: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注释: 致: 招致, 招惹, 调动。 句意: 善于作战的人, 能调动敌人, 而不被敌人调动。 出处: 《孙子·虚实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名言: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注释: 利: 用小利引诱。害: 制造祸害阻止。 句意: 能使敌人自动来到预定地点, 是用小利引诱它的结果; 使敌人不能达到预定地点, 是制造困难阻止它的结果。 出处: 《孙子·虚实篇》...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名言: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注释: 责: 求。人: 指将吏。 句意: 善于打仗的人, 要求得有利的形势去获取胜利, 而不能苛求将吏。 出处: 《孙子·势篇》...

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名言: 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注释: 佚: 安逸。趋: 奔走。 句意: 先到战场等待敌人的人安逸, 后到战场奔走应战的人疲劳。 出处: 《孙子·虚实篇》...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