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句意: 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是有才能的人, 地位低的人不一定是愚笨不堪的人。 出处: 唐·白居易《新乐府·涧底松》...
名言: 校量长短,唯器是适。 注释: 校量: 衡量。器: 才能。适: 适合, 适用。 句意: 衡量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 就看他的职位是否适合他的才能。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名言: 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用人如用已,理国如理家。 注释: 任: 用。涯: 限度。理: 治理, 管理。 句意: 选择人才不要求十全十美, 使用财物不能超过限度。任用他人如同任用自己, 治理国家如同管理自己的家庭。 出处: 唐·元...
名言: 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 注释: 戚戚: 忧愁的样子。赫赫: 显赫盛大的样子。 句意: 才能极高的人大多忧愁窘迫, 地位极高的人却没有显赫的声誉。 出处: 唐·韩愈《与于襄阳书》...
名言: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注释: 伯乐: 春秋时善相马的人。 句意: 世上有了伯乐, 此后才会有千里马。 出处: 唐·韩愈《杂说四》...
名言: 临事之选,仅取其才;而平日之选,在择其德。 注释: 临事: 指遇到急事。 句意: 遇到急事时, 选取官吏只考虑他的才能; 平常选取官吏, 就要考虑他的德行。 出处: 唐·张九龄《选卫将第八章》...
名言: 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注释: 笃: 厚, 对……厚道。 句意: 对亲近还是疏远的人都一律平等对待, 即对亲近的人厚道, 同时也提拔关系疏远的人。 出处: 唐·韩愈《原人》...
名言: 相贤则国家平治,相佞则父子不保。 注释: 治: 安定。佞(ning): 奸邪。 句意: 宰相有才德, 国家就平安; 宰相奸邪, 君主全家的性命也难保...
名言: 兴化致治, 必俟得人; 求贤审官, 莫先慎举。 注释: 兴化: 昌盛教化。俟(si): 等待。审: 观察。举: 选拔。 句意: 昌盛教化, 达到天下安定, 必定要等到贤人出现; 访求贤人, 考察官吏, 没有什么比谨慎地选拔更先的了。 出处: 唐· 张九龄《...
名言: 好色则不能好贤,好贤诚难以好色。 注释: 好色: 贪迷女色。诚: 的确。 句意: 如果贪迷于女色就不能喜爱贤人, 喜爱贤人的确难以贪迷女色。 出处: 唐·张九龄《亲贤第一章》...
名言: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用非其才, 必难致治。 注释: 致治: 达到天下太平。 句意: 治国为政的要务, 就在于得到并发现人才; 如果所任用的人没有才能,一定难以达到天下太平。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崇儒》...
名言: 用不才之士,才臣不来;赏无功之人,功臣不劝。 注释: 劝: 勉励, 鼓励。 句意: 任用没有才能的人, 有才能的人就不会来; 奖赏没有功劳的人,有功劳的人就得不到鼓励。 出处: 唐·王维《责恭荐弟表》...
名言: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注释: 劝: 勉励。竞进: 争相钻营。 句意: 用了正直的人, 做好事的人都得到了鼓励; 误用了坏人, 心怀不善的人都争先恐后地钻营谋权。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名言: 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 注释: 遗: 遗漏不用。 句意: 哪一个朝代没有贤人, 让人忧虑的只是他们被遗漏不用而无人知道罢了。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名言: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注释: 本: 根本。 句意: 达到使天下安定的根本问题, 就在于发现并得到有才能的人。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名言: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 注释: 得人: 指得到适当的人才。 句意: 选官在于得到适当的人才, 而不在于人多。 出处: 唐·吴兢《贞官政要·择官》...
名言: 立大功者不求小疵, 有大忠者不求小过。 注释: 小疵: 小毛...
名言: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注释: 简: 选拔。善: 指正确的意见。 句意: 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 选择正确的意见而予以听从。 出处: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名言: 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注释: 善于: 比……好。清: 使清廉。 句意: 对治国为政的人来说, 没有什么事比使他的官吏清廉更好的了。 出处: 唐·魏徵《群书治要·刘广别传》...
名言: 天下之政, 非贤不理; 天下之业, 非贤不成。 注释: 理: 治理。 句意: 国家的政事, 除了贤人就没有人能治理; 国家的事业, 除了贤人就没人能干得成功。 出处: 唐· 陈子昂《重任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