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 注释: 治: 安定。和: 和睦。附: 附从。 句意: 承担官职的人选恰当, 国家就会安定, 上下就会和睦, 群臣百官就会亲近, 百姓就会顺从。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名言: 林莽之材,犹无可弃者,而况人乎! 注释: 林莽: 竹木草丛。 句意: 竹木草丛中的小木材尚且没有可以丢弃不用的, 更何况人呢!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名言: 无功而厚赏,无劳而高爵,则守职者懈于官,而游居者亟于进矣。 注释: 游居者: 指游手好闲、平居无为的人。亟: 急, 迫切。进: 指做官。 句意: 没有功绩而给予重重的赏赐, 没有功劳而给予高官厚爵, 如果这样, 忠于守职责的人就会怠慢公事, 而...
名言: 功无大乎进贤。 注释: 乎: 比。进: 推举。 句意: 没有什么功劳比推举有才德的人更大的了。 出处: 《吕氏春秋·赞能》...
名言: 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 句意: 凭一个人的能力, 还不能治理三亩地的家宅。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名言: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注释: 固: 本来。权: 衡量。 句意: 人本来就很难做到十全十美, 只有经过衡量而使用他们的长处。 出处: 《吕氏春秋·举难》...
名言: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 注释: 善: 认为……好。以: 根据。中: 任用。不肖: 不贤。 句意: 贤明的人根据人的品行而认为人好, 根据办事能力来任用人; 不贤的人则根据钱财来取人。 出处: 《吕氏春秋·赞能》...
名言: 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 注释: 以: 凭, 靠。乎: 于, 对。孟贲(ben): 战国时一名勇士, 传说他能力拔牛角。乌获: 战国时秦国力士, 传说他能力举千钧。离娄: 传说视力极好之人,...
名言: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 注释: 固: 原来, 本来。 句意: 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提拔人, 这本来就很困难, 这也是事物的客观实情。 出处: 《吕氏春秋·举难》...
名言: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注释: 授能: 把政事交给有能力的人。循: 遵循。绳墨: 木匠用来画直线的工具, 比喻法度。颇: 偏差。 句意: 选拔有才德的人, 重用有才能的人, 遵循法度而毫无偏差错离。 出处: 屈原《离骚》...
名言: 物固莫不有长, 莫不有短, 人亦然。 注释: 固: 本来。然: 这样。 句意: 任何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 无不有短处, 人也是这样。 出处: 《吕氏春秋·用众》...
名言: 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 注释: 工: 巧妙的技术。 句意: 聪明人不采用自己的短处, 而采用笨人的长处; 不采用自己笨拙的手艺, 而采用笨人巧妙的技术。 出处: 《鬼谷子·权篇》...
名言: 常官则国治。 注释: 常官: 指按正常途径任用官吏。 句意: 按常规任用官吏, 国家就会安定。 出处: 《商子·农战》...
名言: 胜任者治,则百官不乱;知人者举,则贤者不隐。 注释: 举: 推荐。 句意: 能胜任治理国家的人出来治理, 百官的职责都不会混乱; 了解贤人的人出来推荐, 贤人就不会隐没无闻。 出处: 《尸子·分》...
名言: 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注释: 是: 这。 句意: 提拔贤人而不任用他, 这是只有提拔贤人的名声, 而没有任用贤人的客观事实。 出处: 《六韬·举贤》...
名言: 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注释: 督: 观察。当: 与相符。 句意: 按照名声去观察他的实际情况, 选拔有才德人并去考察他的能力, 让实际情况与名声相符合, 也让名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这样就得到了提拔贤人的...
名言: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注释: 起: 选拔。州部: 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发: 挑...
名言: 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 注释: 自为: 为自己。莫: 没有谁。 句意: 用人或不用人都是为了我自己, 那么无论谁都可任用了。 出处: 《慎子· 因循》...
名言: 往世之主,有得人而身安国存者,有得人而身危国亡者。 句意: 以往的君主, 有的得到了贤人而自己和国家都得以安存; 有的得到了贤人却自己和国家都处于危亡之中。 出处: 《韩非子·说疑》...
名言: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注释: 子羽: 孔子的学生, 貌丑而行为正直。宰予: 也是孔子的学生, 能说会道, 因为他白天睡觉, 孔子批评他是朽木不可雕。 句意: 以容貌取人, 就会失去象子羽这样貌丑行端的贤人; 以言词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