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公道溺于私,礼节亏于嗜欲。 注释: 溺: 淹没。亏: 毁坏。 句意: 公道被私情淹没, 礼节被嗜欲毁坏。 出处: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名言: 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 注释: 敦朴: 敦厚朴实。 句意: 上面喜好奢侈靡费而又期望下面保持敦厚朴实的品行, 是没有这样的事的。 出处: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名言: 睿哲之君,必致清明之臣;昏乱之朝,多有贪残之吏。 注释: 睿哲: 明智聪慧。致: 使……致, 招罗。 句意: 明智聪慧的君主, 一定会搜罗清廉明达的臣下; 昏暗迷乱的朝代, 多的是贪婪残暴的官吏。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循吏》...
名言: 廉隅贞洁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随者,行之污也。 注释: 廉隅(yu): 本义为棱角, 后比喻品行志节。令: 美。 句意: 品行端正节操廉洁是美好的道德, 随波逐流奉承迎合是丑恶的行 为。 出处: 唐·魏徵《群书治要·昌言》...
名言: 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 注释: 岩廊: 高峻的走廊, 比喻朝廷。 句意: 管理朝廷, 施政天下, 凡谈及道德一定要把淳厚朴实放在前面,把虚浮...
名言: 夫德薄任隆,必近覆败,吾恐不获其利而招其祸。 注释: 德薄: 品德很差。任隆: 责任很重, 职位很高。 句意: 品德很差的人职位很高, 就一定会走向倾覆败亡, 我猜想这样不能获得什么好处, 反而会招致祸患。 出处: 唐·姚思廉《陈书·何之元传》...
名言: 患难之生,皆生于利,苟不求利,祸从何生? 注释: 苟: 如果。 句意: 患难的产生, 大多出于对私利的追求, 如果不去追求私利, 那么祸患从哪里来呢? 出处: 唐·姚思廉《陈书·萧允传》...
名言: 匪私财利,士多依焉。 注释: 匪: 非, 不。私: 爱, 贪爱。 句意: 如果不贪爱财物小利, 下属多会依从于你。 出处: 唐·姚思廉《陈书·程灵洗传》...
名言: 贪于近者则遗远, 溺于利者则伤名。 注释: 溺: 沉缅。 句意: 只贪求眼前东西的人会漏掉长远的利益, 沉缅在财利中的人会损害自己的名声。 出处: 唐· 房玄龄等《晋书· 宣帝纪》...
名言: 悠悠六合,皆私其姻,人皆有私,则天下无公矣。 注释: 悠悠: 广阔的样子。六合: 指天下。姻: 泛指有婚姻关系的亲戚。私: 偏爱。 句意: 广阔的天地之间, 人们都偏爱自己亲戚。如果人们都怀有这种私心, 那么世上就没有公众的利益了。 出处: 唐...
名言: 清直之风既浇,糟秕之谷犹在。 注释: 浇: 薄, 不淳厚。糟秕: 酒滓和空谷皮, 比喻贪婪不正。 句意: 清廉正直的风气已经不淳厚了, 但贪婪不正的风俗依然如故。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应詹传》...
名言: 当官都能洁身修己, 然后在公之节乃全。 句意: 当官执政的人能够做到自身廉洁, 这样以后对公家的节操才能保全。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窦允传》...
名言: 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注释: 理物: 处理政务事物。期荣: 期望获得荣誉。 句意: 如果执政的人不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去处理政务, 那么下属官员就一定会通过私人关系去谋取私利和荣誉。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袁宏传》...
名言: 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 句意: 见到有好处则互相谦让, 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就争着去做, 有了错误就争着改正。 出处: 隋·王通《中说·魏相》...
名言: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注释: 好进: 喜欢进仕, 千方百计地想升官。 句意: 罪恶中没有什么比千方百计地想升官发财更大的了, 祸患中没有什么比随口乱说更大的了, 哀痛中没有什么比听不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名言: 蝎盛则木折,欲炽则身亡。 注释: 蝎(he): 木中蠹虫。炽(chi): 热烈。 句意: 蠹虫多了树木就会朽折, 欲望过烈了身心就会衰亡。 出处: 南朝梁·刘勰《刘子·防欲》...
名言: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注释: 乐: 以……为乐。忧: 以……为忧。 句意: 廉洁的人常常因无所追求而快乐, 贪婪的人常常因私欲不能满足而忧愁。 出处: 隋·王通《中说·王道》...
名言: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注释: 盗泉之水: 古泉名。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曾子之廉, 不饮盗泉。”盗泉之水用来比喻以不正常的手段得来的东西。嗟来之食:《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饥荒, 一个名叫黔敖的人在路上施舍饮...
名言: 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 注释: 谗: 谗言, 说别人坏话。慝(te):邪恶。 句意: 贪婪多欲有伤于生命, 诽谤奸邪将走向死亡。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