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注释: 恶: 耻, 指可耻之事。诟: 羞辱。嗜欲: 嗜好和欲望。战战: 谨慎小心的样子。 句意: 品行高尚的人见到了利益就要想到耻辱, 见到可耻之事要想到羞辱, 有嗜好和欲望时...
名言: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注释: 齐: 团结一致。 句意: 为政清正廉明而没有私心, 说一句话就能让百万民众团结一致。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名言: 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 注释: 恶: 厌恶。强果: 坚强果断。 句意: 上司厌恶贪婪, 属下就会认为争利是可耻的; 上司坚强果断, 属下就会廉洁知耻。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主言》...
名言: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句意: 有靠偷盗而发财的人, 但发财的人并不一定都去偷盗; 有由于廉洁而受穷的人, 但受穷的人并不一定都很廉洁。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名言: 欲福者,或为祸;欲利者,或离害。 注释: 或: 有时。为: 变成。离: 遭受。 句意: 想要得到福,有时却变成了祸; 想要得到利, 有时却遭受祸害。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名言: 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句意: 品行高尚的人一身正气, 道德败坏的人一身邪气。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名言: 利则为害始,福则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唯不求福者为无祸。 句意: 追求私利是祸害的开端, 追求享福是祸患的先兆; 只有不贪求私利的人才没有祸害, 只有不贪求福禄的人才没有祸患。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名言: 贪禄者见利不顾身。 句意: 贪求利禄的小人见到蝇头小利会忘记自身的安危。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名言: 君子思义而不虑利, 小人贪利而不顾义。 注释: 虑: 考虑, 想到。 句意: 德行高尚的人想着道义而想不到私利, 德行低下的人贪图私利而不顾道义。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注释: 辟: 躲避。诽: 毁谤。 句意: 品德极高的人不求别人的赞美, 也不避别人的毁谤, 站得正, 走得直, 所有歪风邪气自会消失。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名言: 宽不可激而怒,清不可事以财。 注释: 宽: 指宽厚长者。清: 指清廉之士。事: 奉。 句意: 宽厚长者不可以因为愤怒而做出过激的行为, 清廉之士不可以因为财物而巴结侍奉他人。 出处: 《尉缭子·兵谈》...
名言: 至贵不待爵,至富不待财。 注释: 至贵、至富: 指最尊贵的人, 品德极高尚的人。 句意: 品德极高尚的人不期待得到官位, 也不期待得到财富。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名言: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 注释: 临: 面对着。易: 改变。 句意: 面对着大利而不改变他的道义, 可以称为廉洁了。 出处: 《吕氏春秋·忠廉》...
名言: 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 注释: 自好: 自尊自重。漫: 污。 句意: 心胸开阔并且自尊自重的人, 是不可能被坏人坏事污染的。 出处: 《吕氏春秋·诚廉》...
名言: 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 句意: 不公正廉洁、爱护人民的官吏, 就不是我的官吏。 出处: 《六韬·文韬》...
名言: 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 注释: 平: 指天下太平。 句意: 以公正之心待人待事, 天下就太平了, 天下太平正是由公正得来的。 出处: 《吕氏春秋·贵公》...
名言: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注释: 擅: 夺...
名言: 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廉洁爱人者厚其禄。 注释: 尊: 使……高。厚: 使……丰厚。 句意: 官吏中能忠诚正直、奉守法纪的人要使他们的职位高, 廉洁爱人的人要使他们的俸禄丰厚。 出处: 《六韬·文韬》...
名言: 安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释: 察察: 清廉洁白的样子。汶汶(men): 昏暗不明的样子。 句意: 怎么能让自己的清廉洁白, 去受肮脏不堪的污染? 出处: 《楚辞·渔父》...
名言: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 注释: 宿: 过夜。宿治指处理公事拖延。为私利于民: 从民众处谋求私利。 句意: 处理公事不拖延, 坏官吏就没有机会从民众那里谋求私利。 出处: 《商子·垦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