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运) 礼义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大法。...
(礼运) 礼是君主所执以治国的权舆。 器物皆有柄,执柄才便于使用,同理,人君统治的把柄就是礼。...
(文王世子) 要记住由始至终,一切庶政均从教化开始。...
(文王世子) 自己虽已官拜三命,在家时,仍不能窬越父兄之礼。 “三命”,卿位也,古时官拜一命即所谓士,二命即大夫,三命为卿。...
(文王世子) 官吏能正直称职,国家就可得升平之治。...
(文王世子) 音乐可涵养内在的精神,礼可修养外在的行为。二者都是教育的根本。...
(王制) 国家有大事才使用兵器,故兵器不可陈于市场买卖。...
(曾子问) 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也不能有两个君主。...
(王制) 刑与侀,同音同义。“刑”字含有“定型”之意,既已定型,则无可变更。君子知道刑之不可变,故在定型之前,必须尽心尽意审理狱讼。...
(王制) 凡是操邪术以摇动民心者,应处死刑。 “左道”指邪术。...
(王制)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蓄,可说是不够充裕。如果没有六年的储蓄,就算很窘迫了。如果连三年的储蓄都没有,则不成国家了。...
(王制) 古时,名山大川由天子祭祀,但诸侯可祭祀其境内的名山大川。...
(王制) 计算收入的多寡以作支出的范围,这是建立良好财政制度的根本。...
(檀弓下) 殷人因作誓,而人民才会背盟,周人要会议,反而使人民起疑心。誓约盟契,一无效用。...
(檀弓下) 亲人终归是亲人,老朋友终归是老朋友。 孔子的旧知原壤,在服母丧中,叩木而歌,孔子当做没听见离开。门生问起,孔子拿这句古语教他们;但原壤依然故我,后来孔子拿拐杖打他。...
(檀弓下) 逃亡的人,再没有可宝贵的事物,只有尊敬长上才是最可贵的。 “仁亲”,对自己身边的人尽仁道,这是指孝顺父母而言。...
(檀弓下) 将情绪直率表现于行为上者,是野蛮人的做法。 “直情径行”,典故出此。...
(檀弓上) 丧葬所持器物,所持仪典,应衡量丧家的财力来取舍。...
(檀弓上) 孔子预知自己将死,作了一首诗谓:“泰山要坍了吧?栋梁也将朽了吧?” “梁木”是屋梁,是众木所放。...
(檀弓上) 孔子在服丧者旁边吃饭,从来没吃过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