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贤者不能使人知,而能使人思 语出宋代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有才干的人在当时不能被人们认识到,而能在事后让人们思念不已。两句话十分概括而又深刻地写出了贤才的共同命运。...
【名句】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语出唐代杜荀鹤《书斋即事》诗。卖掉房屋旁边的三亩地,添置成窗户下面的一架子书。两句诗将作者对书的迷恋和嗜好简洁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
【名句】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 语出唐代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要想不让人知道,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不做;要想不让人听见,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不说。...
【名句】春无遗勤,秋有厚冀 语出宋代苏轼《和陶劝农》诗之五。如果春天的时候能努力耕耘,那么秋天就会得到大丰收。形容付出多大的努力就会得到多大的报偿,说明人应当勤奋工作,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名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用简约的笔墨精炼概括了丰富的内容,从而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风貌表露无余。说明创作时要善于巧妙选材,小中见大,表达以少总多。...
【名句】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语出《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木料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人能接受别人的规劝,就会变为道德高尚的人。绳:绳墨,木工打直线用的工具。谏:规劝。圣:道德极高尚。...
【名句】举事有道,计其入多,其出少者,可为也 语出《韩非子·南面》。做事有一定的原则,要计算一下,凡是收益多而付出少的事情就可以办。意思是说做事要权衡利弊得失。...
【名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语出宋代朱熹《训学斋规·读书写文字》之四。讲读书要领,说明读书的时候必须心、眼、口并用,即心思要专一,眼睛要看清,嘴里要诵读出声。...
【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长歌行》。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努力,等年纪大了,就会后悔莫及,悲伤叹惜也没有用了。告诫人们应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学习,有所成就。...
【名句】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安逸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就会长久吉庆;快乐建筑在忧思的基础上,就会永无休止。说明只有忧劳,才会有长久的逸乐。...
【名句】民之饥者,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语出《老子》七十五章。老百姓的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吞食租税太多造成的。谴责统治阶级的苛政,主张不要对老百姓进行过分的剥削。...
【名句】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语出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三十一。白天下田耕耘,晚上在家织麻,男男女女各有所长。两句诗写农民的勤苦劳动生活。绩:把麻搓成线。...
【名句】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语出宋代范成大《夔州竹枝歌》诗。背上的婴儿都睡熟了,还要上山去干活;采桑刚完,采茶的时节又到了。两句诗写出农村妇女艰辛的劳动生活。...
【名句】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语出唐代杜甫《兵车行》诗。刚去当兵时,还是里正替他裹头;年老回家,不料再一次被征去戍守边塞。两句诗写唐玄宗的穷兵黩武,可谓一针见血。...
【名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语出《墨子·非攻上》。损害别人越多,他的不道德行为就越严重,他的罪过就越大。说明损人利己是不道德的犯罪行为。兹甚:更严重。兹,通“滋”,更。...
【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语出晋代陆机《文赋》。石中蕴藏着美玉,会使山岭有光辉;水里含有宝珠,能叫河流更美丽。比喻写文章应注意创造精彩的佳句,它会使整个文章显得有光彩。...
【名句】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语出元代高明《琵琶记·旌表》。梅花如果不是经过一番彻骨严寒的考验,怎么会有扑鼻的芳香!形容只有经过一番艰苦的磨难,才可以有所成就。...
【名句】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语出宋代罗与之《商歌》诗。东风劲吹,绿满大地,可穷苦人家唯独领受不到一丝春意,仍在忍受寒冬。两句诗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深含着一种不平之气。东风:春风。...
【名句】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轻易地答应别人,信用一定很少;当面赞扬别人,背后一定会说人家的坏话。两句话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轻诺者和面誉者的真实面目。...
【名句】过时而赏与无赏同,后事而罚与不罚同 语出明代王守仁《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错过了时机奖赏与不奖赏相同,事过之后再处罚与不处罚也无两样。说明赏罚必须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