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语出汉代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者贤人为了抒发心中抑郁的义愤而作的。说明好的诗文往往是因激于义愤而写成的。...
【名句】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生了病而不同意治疗的,病一定不能治疗,勉强给他治疗也没有功效。说明病人不可讳疾忌医,应与大夫配合,治疗才有功效。...
【名句】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语出唐代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人难免有陷于贫困境地的时候,但总有一天会过上富足康乐的好日子。说明人的贫富不是固定不变的。七贫:比喻极为贫困。七富:比喻极为富有。...
【名句】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语出宋代杨万里《小溪至新田》诗。凋落的红花撒在路上,虽然没有人怜惜,被踩踏成了泥浆,但它仍然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坚贞不屈的精神。...
【名句】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语出《老子》二十七章。不尊重他的老师,轻视借鉴的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糊涂。说明受教育者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经验教训,才能增长才干,遇事不迷。...
【名句】上无烦乱之治,下无怨望之心 语出《淮南子·泰族训》。处于上位的人如果不搞烦扰杂乱的政举,老百姓就不会有怨愤不满的态度。说明领导者治政应当注意不妄兴作,这样才不致激起民众的对立情绪。...
【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语出宋代苏轼《海棠》诗。只怕夜深海棠要睡觉,所以燃起高高的蜡烛,照着她的花容。两句诗写夜深烧烛赏花,反映诗人悠闲的生活情调。红妆:指海棠花。...
【名句】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语出《诗·召南·鹊巢》。喜鹊筑好的窝,布谷鸟飞来居...
【名句】贫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语出南朝宋代鲍照《与伍侍郎别》诗。贫贱时期结交的朋友不可忘记,越是故旧之交,心中就越发觉得亲切可敬。贫游:贫贱时期结交的朋友。久交:旧交,老朋友。敦敬:亲切可敬。...
【名句】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 语出汉代马融《忠经·守宰章》。为官应当明察,理事应当公平,立身应当清廉。说明明察、公平、清廉是官吏必备的素养。莅事:临事,指处理事情。...
【名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诟食》。人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指出一切侮辱都是自己招致的。说明人如果时时事事做得谨慎得体,就不会遭人侮辱。...
【名句】才乘一线凭云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语出宋代王令《纸鸢》诗。刚刚牵着一根线飞上天空,就有愚儿仰头观看。两句诗写的是放风筝时的情景,讽刺愚劣之人巴结新贵的世风。...
【名句】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语出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意思是说时间总在飞速流逝,不会等待人;碧海变为桑田,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形容社会变化又快又大。...
【名句】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语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制定了法纪自己又违犯,如何领导下级?说明领导者应当是遵守法纪的模范。犯:违犯。帅:同“率”,带领,领导。...
【名句】明刑至于无刑,善杀至于无杀 语出三国桓范《世要论·详刑》。明达用刑的能至于消灭刑罚,善于诛杀的能至于消灭诛杀。说明刑杀严明公正,则可以杀一儆百,使众人都不敢违犯。...
【名句】狂吟不是夸强健,老气如山未许摧 语出宋代陆游《小雨云门溪上》诗。说句大话,不是自夸身体强健,老来气概稳如泰山,是不会被摧毁的。两句诗表现了作者老而弥坚的气概。...
【名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语出《论语·里仁》。君子追求的是道德,小人追求的是田产;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从他人那里得到好处。...
【名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语出唐代李白《上李邕》诗。孔夫子尚认为后生可畏,上一辈儿的切莫小看年轻人。这里的意思是:年轻人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应该重视他们。...
【名句】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语出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激荡的诗情沛然从肺腑间流出,丝毫看不到雕琢矫揉的痕迹。两句话说明诗文贵在自然纯朴,不事雕凿。...
【名句】学术于事功,犹水之源、木之本也 语出明代周汝登《郡守拙斋萧侯崇祀记》。学问对于事功,就像水源对干水流、树根对于树木一样。说明充足的学识是成就事功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