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名句】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语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写真》。意思是人的容貌还可以比较容易地画出来,要准确地刻画出人的内心伤感则很难了。...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名句】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语出三国曹植《箜篌引》诗。长久要好的知己朋友不可忘记,最终淡忘了的老交情是道义所不能容许的。说明老朋友应当重视情谊,不要负心。...

人一己百,虽柔必强

【名句】人一己百,虽柔必强 语出宋代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别人做一次,自己就做一百次,这样下去,即使原来很柔弱,也会变得十分强壮。说明要有过人的本领就得要用过人的气力。...

有志诚可嘉,及时宜自强

【名句】有志诚可嘉,及时宜自强 语出宋代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诗。胸有壮志,这着实值得赞扬,但还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图强。两句诗是作者勉赠友人的话,说得语重心长。...

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名句】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语出唐代刘禹锡《昏镜词》诗。秦朝咸阳宫里的方镜难道不贵重吗?只是因为它不适用,所以才被人轻视。两句诗含有讥讽统治者不重用贤才的意思。...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名句】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语出明代王守仁《传习录》中。讲授书本知识,不能一味追求课目多、知识量大,重要的是能把最精粹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使之熟练地掌握起来。...

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名句】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以谦逊态度待人接物的,一定会有力量;以美善言行保卫自己的,一定会品德出众。说明人必须谦以待人。...

山从飞鸟行边出,天向平芜近处低

【名句】山从飞鸟行边出,天向平芜近处低 语出宋代陆游《游修觉寺》诗。山峰从飞动的鸟群旁边出现,青天向着原野的近处低下。两句诗写景,自然清新。...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名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语出唐代王维《山中》诗。蜿蜒的山路上本来没有落下雨滴,但松阴浓翠,似流欲滴,穿行其间,颇觉凉爽,宛如湿衣。两句诗写翠山景色。...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名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朱文公帖》。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放任自己;放任自己,便不会有成就。说明必须刻苦努力,才会干出一番事业。...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语出宋代欧阳修《玉楼春》词。人的痴情是自生自长出来的,离愁别恨不仅是和风月景物相关。两句词极写离别的感伤。...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语出唐代李白《秋浦歌》诗之十五。头上的白发有三千丈长,这是因为内心里的愁丝有那么长。以白发之长衬托愁苦之深,十分深刻、生动。...

予其惩,而毖后患

【名句】予其惩,而毖后患 语出《诗·周颂·小毖》。我要警戒过去的错误,而以后谨慎些,防止招来祸患。后以“惩前毖后”说明把以前的错误作为教训,使以后可以谨慎些,不致重犯。...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名句】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语出《荀子·儒效》。不学习,没有正义感,把财物当作崇高的东西,这是庸俗的人。隆:崇高。...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名句】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语出元代宋方壶《山坡羊·道情》曲。境况穷困,正直的气节坚守不移;地位显达,旧有的志向也不改变。说明不管处境如何,都要坚持志节。...

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名句】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则天下归之矣 语出《吕氏春秋·爱类》。君主有能把利民作为自己事业的,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归附他了。务:事业,工作。...

贵富乌足论,令名当自保

【名句】贵富乌足论,令名当自保 语出宋代苏舜钦《答章傅》诗。大贵大富有什么值得理会的?美好的名声应当自己维持好。两句诗表现了作者蔑视富贵、注重操行修养的思想。...

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名句】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章靠雕琢来求取工巧,虽然表面上美,但不能算突出的警句。说明写文章贵在自然,不应靠“雕削取巧”。...

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

【名句】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贵言》。教导人一定要依据人的性情,治理水必须根据水的流势。说明育人应因材施教,做事宜因势利导。...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名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语出《论语·公冶长》。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可粉刷。比喻自甘堕落的人不可救药,不可造就。...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