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治之术,莫良乎学

【名句】饰治之术,莫良乎学 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培养自己的方法,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了。说明学习是使自己提高知识和道德品质修养的最有效的途径。...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名句】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语出唐代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十五。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里。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忧时忧国的高尚情怀。...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名句】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语出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楔子。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思,老虎却有伤害人的意图。形容坏人心地险恶,必须提防。...

志成于惧,而荒于怠

【名句】志成于惧,而荒于怠 语出明代张居正《赠毕石庵先生宰朝邑叙》。志愿实现于戒惧,而荒废于懈...

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名句】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语出《商君书·农战》。国家依靠农耕和作战而得以安定,君主依靠农耕和作战而得以尊显。安:安定。尊;尊贵。...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名句】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语出三国曹植《三良》诗。谁说捐躯献身容易呢,真要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确是很困难的。两句诗反映出人对生命的依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名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语出《老子》三十三章。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又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明智。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名句】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语出《孟子·尽心上》。人最大的过错是不讲父兄君臣的上下尊卑。这反映了孟子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亡:同“无”。...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名句】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语出《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君子应防患于未然,不要处在被人怀疑的地位。说明人应远离是非之地,避免嫌疑。...

丈夫志四方,忍为别离哀

【名句】丈夫志四方,忍为别离哀 语出清代郭嵩焘《送王归湘乡兼寄曾九弟》诗。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肯因为别离而悲伤?写出了男子汉的宽大胸怀。...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名句】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语出三国曹植《美女篇》诗。美女仰慕品质高尚的人,只是寻求贤才确实难...

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名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山谷八字》。做合乎道德的事就会天天喜庆,做良善之事就会无比快乐。说明人应当“作德”、“为善”。...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名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语出三国曹操《短歌行》。山不厌弃土的堆积,堆积得越高越好;海不厌弃细流的汇集,水越深越好。比喻招纳人才,越多越好。厌:嫌。...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名句】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语出汉代晁错《论贵粟疏》。贫穷产生于物资不足,物资不足产生于不重视农业。说明重视农业生产,才能民富国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名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语出《礼记·学记》。通过学习,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通过教学,然后才能感到自己还有疑难不懂的问题。...

写神则生,写貌则死

【名句】写神则生,写貌则死 语出清代许梿《六朝文絮》评论谢庄《月赋》语。描写事物的精神,就会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描写对象的状貌,就会显得死板无生气。...

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

【名句】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 语出明代王艮《语录》。心里装得下全天下的人,那么才能够去教育全天下的人。说明教师必须胸襟宽广。...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语出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上愿像比翼鸟那样并翅双飞,在地上愿像连理枝一样水不分离。...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名句】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语出《易·系辞上》。财物丰富叫作大业,能使财富不断发展变化叫作大德。日新:不断发展变化。盛德:大德。...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

【名句】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 语出《吕氏春秋·举难》。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推荐人,本来就很困难,这是事物的实际情形。说明人无完人,不要求全责备。...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