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文化藝術遊藝

        澳門的文化藝術發展頗見成績,內容也多樣化,包括有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綜合藝術(戲劇、曲藝、電影),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和語言藝術(文學)等,可以說百花齊放。部份藝術體現了澳門特有的本土氣息,也有些表現了異國風情,兩者融合,使澳門文化藝術異彩紛呈。
        

澳門國際音樂節和澳門藝術節


        澳門第一屆國際音樂節於一九八七年十月由政府創辦,此後便成為本澳一年一度推動旅遊業的國際性音樂盛事。澳門國際音樂節已辦了十七屆,其影響日益遠大,且亦塑造了澳門的國際文化城市形象。音樂節初辦之時,曾惹來民間頗多非議,輿論不少批評,以致口碑和入座率都不理想。後由一九九一年開始,主辦機構邀請了知名人士擔任顧問,策劃統籌工作,開始實施走向本地化。在九一年的第五屆澳門音樂節中,前文化司署屬下的澳門室內樂團和澳門中樂團首次參與演出,結果獲得觀衆一致好評。一九九二年舉辦的第六屆音樂節,更是以新穎的形式舉行,一新觀眾耳目,主辦者將傳統在室內舉行的部分音樂節目,移到戶外作露天演奏,利用現場環境作實地佈景。由於營造的效果理想,後來,前文化司署也利用不同的澳門名勝地及建築物作演奏場地,以增視聽之娛。將勝境與音樂融會在一起,觀眾除了耳聞悅耳的絲竹盛會,還可以瀏覽秀美風光, 藉此令世人更能認識澳門, 從而加強了澳門旅遊業的競爭力, 提高澳門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九九九年三月初落成的澳門文化中心大劇場,為歌劇、交響樂音樂會、室內音樂會等表演,提供了一流的演出場地,對推動澳門文化表演,提高本地的文化素質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局屬下的澳門室內樂團和澳門中樂團,均有定期舉行音樂會,肩負推廣音樂文化的責任。在二○○三年九月,室內樂團擴建成澳門樂團,由邵恩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而目前本澳多間學校也組織有樂隊、銀樂隊、管樂隊等,這對推廣音樂的發展是很有作用的。此外有不少以私人或社團名義設辦的民間樂團成立,加上每年均有提高本地音樂水平的音樂比賽,對象主要是培養、發掘青少年的音樂潛質。
        澳門藝術節也是澳門另一項文化藝術盛事,由前文化司署在一九八八年三月九日首次舉辦。初期的藝術節側重於本地文化團體的演出,是一項集合全澳文化藝術團體進行的大型綜合性文化藝術活動。本澳的民間的文藝團體透過本身的自發性和政府有關部門的贊助和協助,舉辦了豐富多姿的文娛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有各類型的演出、展覽、講座等。發展至今,藝術節已成為一年一度本土性和國際性相結合的文化藝術活動,並得到各界廣泛歡迎和支持。藝術節的節目內容包括有多項:攝影展覽、書畫展覽,粵曲、粵劇、舞蹈、音樂、話劇表演等。當局舉辦藝術節的宗旨,為促進本澳各民間藝術團體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係,也加強各文藝團體之間的認識和彼此間的合作精神。應邀來澳作表演的外地文藝團體,除帶給本澳市民一些富有異地風情的精彩節目外,還起到了與本地文藝團體作藝術交流的作用。
        

澳門舞蹈節


        首屆國際青年舞蹈節是由前教育暨青年司(今之教育暨青年局)在一九八七年舉辦,及後,定為每兩年舉辦一屆,每屆都有不少各地的舞蹈隊伍參加。在前後七屆的舞蹈節中,參與的國家或地區有中國內地、葡國、加拿大、瑞土、比利時、南韓、新加坡、印度、奧地利、英國、美國、土耳其、芬蘭及本澳等地,參與人數超逾三千人,參加者全是業餘的青少年舞蹈者。在國際青年舞蹈節中,本澳市民及遊客除了可以適逢其會的欣賞到各地不同民族色彩的舞蹈外,還可以欣賞到各地舞蹈者不同的扮相和富有特色的舞衣。而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表演,就是大巡行。所有參加舞蹈節的隊伍,各自穿著本土的民族服飾在鬧市中載歌載舞地前進,往往因為場面熱鬧,引來大批市民駐足圍觀,道亦為之阻塞。
        一九九九年由前教育暨青年司主辦,為期一周的第七屆國際青年舞蹈節,共有二十五支本地隊伍和十七支外地隊伍參加,是歷屆舞蹈節參加人數及國家最多的一年,演出節目分別有四場室內表演和十二場室外表演,共有二萬多市民欣賞,表演者的精彩演出,贏得在場觀衆熱烈的掌聲。舞蹈節對本澳的舞蹈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個能夠觀摩世界各地舞蹈表演的良機,也能藉此推動本澳舞蹈的發展。
        

澳門戲劇——話劇


        澳門最早的話劇活動是從一九○五年間開始的。當時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陳少白,為宣傳革命而創設戲劇學校,編撰愛國劇本,在澳門、香港及各鄉市巡迥演出。其後由一群香港新聞界人士在澳組織了優天社及優天影劇團,演出揭露官場黑暗的話劇。廣州淪陷後,很多學校遷來澳門,話劇分子也湧來澳門,聚成一股話劇的洪流。盧敦和李晨風在澳門創立時代劇團,演出《鬼夜哭》和《大刀王五》;張雪峰在澳門組織了藝聯劇團,演出《茶花女》、《明末遺恨》、《雷雨》、《日出》,有名演員李亨、鮑洛夫、良鳴、陳有后等參加,每天演兩場,頗受歡迎;梁寒淡來澳後和關存英、張雪峰組建了中國旅行劇團廣東話劇組,在澳門域多利戲院演出大型歷史劇《武則天》。由於愛國抗日的革命感召,期間不少劇社熱情組織演出志氣高昂和奮勇抗敵的話劇。前鋒劇社演過《烙痕》、《最後一計》;曉鐘劇社演過《蘭芝與仲卿》、《布袋隊》、《九一八以來》;綠光劇社演過《盲啞恨》。一九四四年,李亨籌組中流劇團,演出《北京人》、《原野》、《孔雀膽》等。至抗戰勝利後,趙健、黃新、錢拾粟等人建立海燕舞臺服務社(海燕劇社),公演《雷雨》、《林冲夜奔》、《夜店》、《梁祝》、《搜書院》、《屈原》等,對澳門的影響力極大。期間學校話劇活動亦非常蓬勃,培正、粵華、濠江、中德、嶺南等校成績斐然。澳門的劇運在六十年代走向低潮,但中華教育會所屬戲劇組織反而顯得十分忙碌,演出過《南海長城》、《劉胡蘭》、《年青的一代》、《克宮魔影》等。鏡湖醫院話劇組演出過《紅燈記》、《沙家浜》等。教會學校方面,羅燦坤、麥丹、甘恆等還積極培訓話劇人才,成效甚佳。七十年代末,澳門話劇又告中興,海燕再度演出《夜天堂》。相繼新組成的青年戲劇團體,有澳門劇社、曉角業餘話劇研進社、藝苗劇社。期間,留美的周樹利返澳致力推動青少年戲劇活動,功勞至巨。至八十年代,澳門話劇再上一層樓,劇社如雨後春笋般成立。
        在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四個劇社的大小規模公開演出大約有四十多場,平均每年有四場演出,平均每場有大約四至五百觀眾。
        進入九十年代,話劇團體增加至目前的十四個之多,分別為澳門聖安多尼堂頤老之家、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海燕劇藝社、慈藝話劇社、映劇坊、澳門文娛劇社、校園純演集、朗妍劇社、晴軒劇社、面具劇社、土生葡人劇團。這些劇社的成員來自各個階層,既有大、中學生,又有成員年齡在六十至九十之間的老人,此外還有文員、教師、工人、公務員等各方人士參與其内,充分突顯澳門話劇的群眾性特點。
        而政府及民間團體每年也定期舉辦全澳性的戲劇活動:
        1.全澳戲劇匯演(自一九九○年起每年一屆,由前市政廳舉辦,東方基金會贊助)。
        2.全澳校際話劇比賽(自一九九一年起每年一屆,分中學及小學兩組進行,前教育暨青年司青年廳舉辦。在一九九七年的比賽中共有二十六間學校共五十個劇目參與。
        3.新秀劇場(原為學生戲劇晚會,自一九八九年起每年一屆,由天主教學校聯會與民間團體合辦,前文化司署與林家駿主教贊助。
        4.藝術節(從一九九○年起,增設話劇專場,每年一屆,由前文化司署主辦。
        5.劇本創作比賽(自一九八六年起每年一屆,民間團體主辦,前文化司署贊助。
        6.已在澳門立案的戲劇團體每年均獲贊助公演。
        7.文化交流:本地劇團前往葡國、香港、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演出;廣東話劇院、廣州話劇團、香港中英劇團、香港演藝學院、香港影視話劇團、佛山市話劇團、廣州青年話劇團等來澳作交流演出。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六年,是澳門的劇運茁壯成長之期。
        現代話劇的創建,重要的環節之一是話劇文學確立劇本為一劇之本。澳門的戲劇文學也是澳門戲劇生命的重要泉源,它和戲劇的演出活動並駕齊驅。但真正的繁榮是最近的十年,其中不乏往香港參加戲劇匯演的獲獎劇目,頗能體現澳門劇作的一定實力;此外,還有前澳門文化司署主辦的“澳門人,澳門事”舞臺劇劇本創作比賽獲獎作品一批。
        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六年,澳門的經濟發展及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一九八八年一月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生效,澳門進入過渡期。回歸的臨近和經濟的發展,使澳門社會無論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動。話劇創作反映著這一時代的各種情況,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多樣的戲劇體裁和手法應運而生,正劇、歷史劇、史詩劇、散文劇、喜劇、獨幕劇、小劇場戲劇等戲劇樣式相繼出現。戲劇舞臺上呈現出一派多種風格樣式並存、相互輝映的景象。
        戲劇作家隊伍也在短短的數年中迅速壯大,一大批戲劇新人為戲劇創作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他們都是業餘的劇作家,來自各個不同方面,共同開墾著澳門戲劇文學創作的處女地。作為這片處女地上的初春之花,他們的劇作在藝術上雖然難免稚嫩與柔弱,但大部份充滿著鄉土的氣息,它們是澳門這塊土壤上孕育出來的,其可貴處就在於濃郁的本土性。
        

澳門戲劇——粤劇與曲藝


        澳門的戲劇沿三條主要的路線發展,一是粵劇,二是話劇,三是曲藝。但澳門早期的粵劇甚少有本地劇團公演一整套粵劇的,最多也只能夠排演一兩場折子戲而已。這是因為本澳的粵劇市場、資源、人才均有不足之處,而且愛好粵劇的人,全是業餘愛好者,他們祇視之為工餘閒暇的文體康樂活動,所以未曾全力發展本澳的粵劇。但其衍生的粵曲在澳門的發展卻相當蓬勃,喜愛
        者老中青三代人都有,而且認真學習曲藝的人,多不勝數。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模式,是千百年來還存在的,尤其是存在於一些舊式的行業裏,它就是拜師學藝。戲行就是其中的一種保存有這種文化的行業。現在港澳地區學唱粵曲的人不少,真正投身戲班的卻不多,因此學做戲與學唱曲,無形中已是分途發展。本澳的曲藝社團超逾六十個,有心學唱曲的,除了要有先天的條件外,還要名師指導才可事半功倍,所以投得名師後,少不免要行拜師禮。一般唱曲的拜師儀式,除了向師傅跪地敬茶之外,也要敬送禮物,最好是老師實際需要用得著者為佳,而老師也多有向學生回贈禮物。圈內人較多傳誦的多年前著名藝人鄭少秋,拜得國內著名藝術家陳笑風門下學唱粵曲,由於兩者都是名人,拜師儀式一點也不馬虎,鄭少秋要跪地敬茶執弟子之禮,陳笑風也回贈其“玉猴子”一隻。“玉猴”寓意玉喉,那是希望鄭少秋有金玉之聲,老師的用心不可謂不苦了。而一些參加集體曲藝班的,反而少了這一套拜師禮儀,極其量大家湊錢請老師吃餐飯,或買點禮物表示衆弟子心意便算了。
        粵曲要唱得好,除了要聲底好之外,還要講究唱情,也就是處理曲調內容的感情。除了要感情投入之外,尤其要練唱功。例如: “合聲調”和“合板”的發聲方法,怎樣“用氣” 、“發音”“吞吐”、“旋律的調配”、“聲腔的講究”以及“用聲”等。祇有唱功好,才能顯出南派粵劇唱腔的精髓。
        對於投身戲行的人來說,以前拜師禮儀便顯得嚴肅一些,除了要在華光大帝神前上香行禮,最有特色的還是拜師之時,師傅會贈給徒弟一條“紅褲仔”。祇要穿上這紅褲仔,此後師徒名份便確定下來,而且被全行承認,可惜這種習慣隨著紅船班制度的沒落也消失了。因為現在港澳地區的人學做粵劇已有別的途徑,香港方面有演藝學院正式的學府制度,澳門也是以上課形式教授。時代不同,環境也變了,舊日一些不合時勢的現象,消失了也是正常的。
        學做戲的人,很注重聲色藝三種條件,尤其是“聲”這一方面。舊時的粵劇藝人在天剛亮時便要練聲練氣,方法是用一條腰帶勒住肚皮部份,再用一枝“竹升” ,一端頂著牆壁,一端頂向肚皮,然後練曲,這樣就能練出靈活用“氣”的技巧來。在戲班裹找生活的人,平日還要很留意一些日常避忌的事項,以免招人話柄。例如在華光神像前要尊重,不得任意嬉笑;如有老倌已開面化成關公的模樣時,在他未上臺演出之前,任何人也不能與他說話,更不能有無禮的舉動,以表對關老二的敬重;無論是誰人的戲服衣箱,任何人也不能坐在上面,否則物主會當場反臉。在紅船班制度的時代裏,還有不讓婦女跨過戲船上跳板的禁忌,若有犯之,即刻要用香燭頂拜化解。此外船上的人全不吃鯉魚,一部份人是因為信奉觀音大士,相傳觀音得道是得鯉魚之助,所以善信們愛屋及烏,不吃鯉魚;另一部份人認為鯉魚是龍的化身,所以也不吃鯉魚。
        粵劇的發展是不停變化的,今日為弘揚地方戲曲文化和豐富市民的業餘文化生活的社團——街坊總會,在前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於一九九四年七月開辦了首期粵劇培訓班。整整五年(一九九四至一九九九)共十八期的粵劇培訓班,共培訓學員約三百人次,先後排練了粵劇及其他劇種的折子戲約七十齣,以及具有轟動效應的粵劇全劇《寶蓮燈》。《寶蓮燈》於一九九八年七月開始排練。選擇這齣戲來排練,目的有三個:一、檢閱培訓班的功效和綜合藝術之水平;二、作為對澳門回歸祖國的一份獻禮;三、讓澳門民衆在欣賞粵劇文化同時看到《寶蓮燈》一劇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多年來,粵劇培訓班在各種大中小場合共演出約二百多場次,觀衆總數近十萬人。當中包括了多年來參與澳門國際藝術節的演出,一九九七年慶祝香港回歸的演出,也曾為本澳民俗活動作專場表演,以及應邀到國內的中山、順德作敬老演出及進行交流公演。街坊總會粵劇培訓班採用聘請粵劇界資深或專業人士主持培訓工作的方式,投資少、見效快、輻射廣,在缺乏專業劇團卻又是粵語區的澳門來說,更顯示出其特有的靈活性。街坊總會方面希望政府及社會各界繼續支持,令這個蘊含中西文化地方特色的粵劇培訓班,繼續發出光華。
        另一方面,近年文化局對曲藝界也漸加重視,每在春節活動、藝術節的場合裏,都邀請不同的曲藝團體參加,並對曲藝社團提供經費、場地的贊助。而每年有很多外地的粵劇團體來澳演出,此亦促進了本地的曲藝交流;近年有不少新的曲藝社團相繼成立,更壯大了曲藝社團的發展。在澳門的文化團體中,數量最多的是曲藝團體,經常有活動的達五十多個,從中可反映出廣大市民是十分熱愛廣東曲藝的。本澳每年均有兩個大型的曲藝活動舉行,分別是“城市曲藝薈萃”和“澳門曲藝團體交流匯演”,參加的團體非常踴躍,獻唱的人使本澳居民有機會欣賞到高水準的曲藝,這是可喜的現象。
        曲藝的發展早在四十年代開始便流入澳門,那時社會能夠提供給市民娛樂的花樣不多,所以有助這種本澳居民熟悉的曲藝的發展。其時已有十多個曲藝團體成立,至五十年代曲藝演出頻繁,一些適合演出的場地,每到周末都是全被租用的,後來者祇能向隅慨嘆。當時學唱粵曲的人,都是頗見其苦心的:因社會物質缺乏,用手抄寫曲譜曲詞練習;師傅手把手的帶領徒弟踏上舞臺,此情常見。到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曲藝曾一度低落,踏入八十年代後期,澳門政府意圖挽救日益衰微的曲藝活動,遂正式接受曲藝社的援助申請。現在的曲藝發展更是另有一番新景象,弦歌處處,樂韻飄飄。在公園內,在坊眾會社內,在曲藝社內,在喜宴上均有伴唱機使用;市面上售賣的粵曲錄音帶、錄影帶、光碟,早已成行成市;隨時都可以聽到絲竹琴音伴唱之聲,已成時尚;有些甚至興趣濃厚的,還在自己的家中開其“私伙局”,好像本澳有某洋服店老板,特地在家中設有一間唱粵曲的專用房間,要操曲時花錢請來樂師上門伴奏,每名樂師每次車馬費二三百元,伴奏兩小時,如有演出則另計報酬;更有一些名流、闊太、淑女等粵曲狂熱者,更有創舉,每有大型的粵曲演唱會時,不惜花錢買一段壓軸時間來滿足自己的表演慾,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
        遠在四十年前,本澳不單存在有粵曲,也有很多民間藝人靠賣唱為生,不過他們唱的粵樂是另有特色的。一些沿街賣唱的,手中拿著小木魚,肩上擔著一木架,架上放有一條小型木龍舟,他們走到繁忙通道如街市之類的地方,便唱出自己編排的龍舟曲,曲詞有時也是即興之作,由於祇有一個木魚伴奏,樂曲自覺單調,但如唱得好者,則越益顯其滄桑之感。因為此類賣唱者,多是四海為家的,這個地方住上一段時間,便又走到別地謀生,因此唱曲每多為抒發其對世情的感慨。另一類是演唱南音,如是瞎子唱的則稱之為“地水南音”。其曲調沉重、蒼涼,令人聽後每受其悲涼的氣氛感染。當年有名曲《客途秋恨》、《男燒衣》,留至今日還是令人百聽不厭;不過能唱出個中韻味者,已是寥若晨星矣。除了盲人唱南音之外,當年唱《木魚》書的更受俚俗歡迎。唱者手執檀板,自編自唱,歌詞道:“萬惡淫為首,百行孝為先。奈何仔乸相駡,爭產在靈前。一拳打出眼火,對面睇見牙煙……”,内容多是一些勸世文,四十多年前坊間更有《木魚》
        書歌詞印刊,婦孺多有學唱者。
        綜觀本澳的曲藝發展,方興未艾,還有很多發展空間。但其中也有些是需要改良的,那就是所唱的曲詞了。現在曲藝社雖多,但他們每次公佈的演唱曲目,總給人有熟口熟面的感覺,不外乎都是那幾首名曲。例如:《帝女花》、《紫釵記》、《鳳閣恩仇未了情》、《紅鑾喜之天姬送子》、《雷鳴金鼓戰笳聲》、《樓臺會》之類,曲詞內容很多都是描述古代的事物,與今日的時代氣息不大吻合。圈中人認為今日要發展曲藝,應該要有一批能夠反映當世時代風貌的作品;尤其是澳門已重歸祖國懷抱,應憑歌寄意,方不亦樂乎。
        

葡國土風舞


        在本澳的葡文學校中,推動土風舞顯得頗為落力。每年的學界舞蹈比賽,葡文學校必會組隊參加,而且屢獲佳績。這種舞蹈無論在舞姿或服飾上都很富於葡國色彩,而且也有很多機會可以表演,例如每兩年一屆的國際青年舞蹈節,一年一度的國際馬拉松賽,一些盛大的慶典,甚至其他學校的慶祝活動等,他們都被邀請臨場表演助興。教育暨青年局近年也積極推廣葡國土風舞這項活動,還特為教師們開設了多個土風舞興趣班,借助老師們的推廣,使原來全是葡國人參與的土風舞隊伍,發展到今日,已有不少華裔青少年加入,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06-0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aomen/15465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