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清代中、末葉澳門民間文學

        這裹,所談的清代中、末葉即公元一七五一至一九一一年間的澳門民間文學,文獻極少,祇能介紹其點滴,說明若干情况。
        在一七五一年成書的《澳門記畧·形勢篇》中,著者印光任、張汝霖記下了五篇相當簡要的地方色彩濃郁的傳說,它們是《馬蛟石》 、《公婆石》 、《洋船石》 、《蝦蟆石》和《仙女澳》 ,均與地方風物聯繫著,顯得新穎精粹。
        舉《洋船石》為例如下: “相傳明萬曆(約一五九三至一六七○)時,閩賈巨舶被颶(遇強風),殆甚,俄見神女,立於山側,一舟遂安,立廟祠天妃,名其地曰‘娘媽角’ ,娘媽者,閩女天妃也,於廟前石上鐫(刻)舟形,及‘利涉大川 ’,(按: 《易·需卦》中語)四字,以昭神異。”又按《海上記畧》也有記載: “海神唯媽祖最靈,即天妃神也。凡海船危難,有禱必應,康熙時詔封天后。”這是讚美天妃救人於海難的傳說。它提及的娘媽角,原稱媽祖閣,今稱媽閣廟,初建於明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如從此時算起,建廟已有五百多年;如從一五五三年葡人初來時算起,建廟則有四百多年。此二時期,均未有傳說著錄。如從一七五一年有較完整的故事記錄算起,至今也已有二百五十年。這是一篇主題新穎而且具有海洋文化色彩的傳說。
        今天,這傳說的異文仍在流傳著。大致說:明代萬曆時,福建巨型商船來澳經商,抵媽閣廟海面,狂風暴雨,危險極了,總不能泊岸,船中人大聲呼救,女神媽祖忽然出現,立於山腰作法,風浪遂息,巨船終得平安抵岸。後來為了酬謝神恩,閩商在她立腳處建廟,另在神殿前石上刻了一艘帆船,以作紀念。此即今天人們在媽閣廟內看到的一塊“洋船石”。這就是閩、廣、臺一帶流傳的天妃娘娘型傳說。相傳,它講的是唐代天寶(一云北宋建隆元年)年間福建女子林默娘能保護遇風暴的閩商,使之安然抵澳,閩商便立廟謝恩。後來,默娘被神化,成了傳奇人物,民間遂產生了媽祖女神護航的動人傳說;又與帶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洋船石”風物聯繫起來,並加上了《易經》中的吉利語。這充分表達了明清閩商要求生存與不忘本的可貴思想。故事雖滲入了原始思想因素和對民間神信仰的觀念,但想象優美積極,給人希望與鼓舞,確不失為二百五十年前的優秀廟宇傳說。其他四篇,主題各異,也同樣優美動人,不再論析。
        有一篇生活故事,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和愛國反壓迫的主題,被地方文獻保存下來了,這就是《義士沈志亮怒殺兵頭》篇,為清代同治(一八七四)本《香山縣誌》卷十五《列傳》所收。它描叙的是真人真事型故事。說的是一八四九年八月廿九日蓮峰廟側蓮峰義學前“乞丐婆石”發生的一件震動中葡兩國的大事:龍田村鄉民沈志亮,在此親手怒殺殖民者、澳門兵頭阿馬留。
        《列傳》中有沈志亮小傳,說他的先代來澳經商,在前山寨的龍田村住下,他生性倜儻,慷慨尚義。清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英夷闢馳道,毀居民塚墓,滅骸骨,和議成復大闢之酷,甚於前民畏夷。”此書成書於一八七四年,與沈志亮事件相隔二十五年,為避忌計,記錄人所叙英酋,影射葡夷兵頭阿馬留。原文云:
        “英酋(指阿馬留)素負勇,嘗與異國戰,去(失)一手獲勝,抵澳門,舉手言曰:‘身出沒波濤鍛煉,兵火所到,必克掃蕩一清,隻手尚用不盡也。’又出入皆以兵從。……”
        “志亮等自春徂秋不得間。久之益無忌,嘗偕西洋酋數騎出,志亮曰:‘可矣!’乃使或為販魚,或為鬻果蔬弛擔於道,若觀馳馬者,(郭)金堂又以野卉盈束,置於道,馬聞香不肯前……志亮遂出番字書(英文信)投英酋,酋俯接而視,遂出刈刀,鈎其頸墮馬,酋手負痛槍不及施。志亮遂斷其首,以誇示其手也,並斷其手埋諸山場之外。金堂殺從者,西洋酋疾馳入關。金堂宣言於衆曰:‘此鬼罪大惡極,故我官府百姓欲得而甘心,餘弗問也。’諸夷惴惴不敢出馳馬,十三行(廣州市的街道名,清代洋商均住在此街的洋行內)皆震懼。華人聞者,莫不歡呼相慶。”(轉引自陳渡《義士沈志亮》一文,刊一九九七年十月廿九至三十一《澳門日報》。)②
        此篇原文大致是根據口傳故事整理出來的。它講述義士沈志亮與郭金堂合謀智殺阿馬留的過程,曲折有致。開頭“舉手言曰”等六句,把葡夷殖民者阿馬留的凶殘蠻橫的氣焰,刻劃入微。由於他逼害澳門中國人太嚴重,令人忍無可忍。激於民族義憤,沈、郭二人才施巧計,在路上刺殺他。這是一種民間自發的以暴力形式反抗異族殖民者暴行的英勇行動,流露出晚清澳門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民族壓迫精神和民族的自豪感。故事機智、有趣。此篇的異文,一直口頭流傳至今(澳門大學學生曾有過採錄),足見影響深遠。
        二百多年前,潮水諺也很流行。據范端昂成書於清雍正八年(一七三○)的《粵中見聞》卷十《廣(州)潮》條引廣潮諺云: “初一、十五,水上日午;初九、二十三、水大牛歸欄。”且評云: “實是不爽”。這是說,廣州珠江地區每月海潮漲落很有規律。前句是說潮漲在農曆初一、十五中午;後句是說初九、二十三潮水很大,牛迅速回牛欄,才保安全。具科學真理,語言樸素,為勞動漁民之作。稍後十九年的《澳門記畧·形勢篇》中,也作為澳門諺引用了。清史夢蘭(一八一三至一八九八) 《古今諺拾遺》卷二輯入此諺時注云: “言廣州里海潮候也。”此諺能長期流傳,可見生命力之強。
        賀神誕時演唱“神功戲”是“澳門華人最早的戲劇活動” ,是“人神共樂的公眾活動”(陳煒恆《源遠流長,文化瑰寶——談澳門廟宇體系》,刊《澳門雜誌》一九九八年七期),也是民間文學重要形式之一。清咸豐十年(一八六○),英國畫家愛德華·希爾德布蘭德(Edaid Hildeiandt)繪有版畫《媽閣廟的戲棚》,反映了媽閣廟演出神功戲的盛况;神功戲的藝術魅力之強,可以想見。
        演戲賀誕,成了中國人廣泛的傳統習俗,至今綿延了一百三十多年,近代仍很活躍。據陳樹榮的調查說: “神功戲及指神誕中用以賀誕而上演的戲曲、大戲以及木頭(偶)戲等,往昔要逢觀音誕、土地誕、天后誕、譚公誕、哪吒誕、關聖誕、康公誕、華光誕等神誕,媽閣廟、蓮峰廟、土地廟、康公祠、哪吒廟、蓮溪廟以及氹仔卓家村的關帝天后廟、路環的天后廟和譚公廟等廟宇,紛紛邀請港澳或廣州甚或香山(中山)四鄉的粵劇劇團或木偶劇團,來澳門上演神功戲。如今雀仔園土地廟、下環河邊新街福德祠、沙梨頭土地廟、包公廟、媽閣廟、哪吒廟等廟宇,尚有清代同治、光緒(一八六二——一九○八)年間由坊眾或演出公司贈送的牌匾。這是一百二三十年前常演神功戲的鐵證。演出場地大多在廟宇前邊搭蓋的戲棚裏。演時常是五場日戲,加上四場夜戲,共九大本,取其“九九不盡”的吉祥意。粵劇班開鑼戲,大多是《六國大封相》。在抗日艱難時,神功戲停演了幾年,戰後恢復。一九六七年起又停了二十多年,一九八八年再恢復。神功戲常一年演幾次,甚受歡迎;可見神功戲在一百三十多年來,在民間很活躍,其劇本內容當必豐富多彩,可惜未有完整劇本傳下,殊是憾事。
        (參看濠江客《上演神功戲一百幾十年》 ,刊一九九○年三月一日《澳門日報》。)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1-2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aomen/154724.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