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与其西行记

2024-06-08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陈诚(1365—1458),字子鲁,江西吉水人。他 出身于官宦人家,洪武二十七年(1394)中进士。他 曾在北京、山东一带任地方官,还曾于公元1393 年去招抚撒里畏兀儿。
        陈诚奉朝廷命令出使西域,先后共有三次。首 次西使是永乐十一年(1413)九月。这年,西域帖木 尔朝的哈烈(今阿富汗境内的赫拉特)和撒马尔罕 等地的使者要返归故地,陈诚、李达等人奉诏护送 他们。这次他们西使路线基本沿古丝路的北道行 进,最后到达哈烈城。他们一行在西域一路受到欢 迎和盛情款待,被西域人民看成是博望侯张骞一 样的友好使者。第二次西使是永乐十四年(1416) 六月,到达过哈烈、撒马尔罕等地。他此次有三百 人同行,携带了大量赐给西域各地首领的金、丝、 绢等物。此次西行可以在同时代的伊斯兰史学家 阿布达·拉匝克的着述中找到佐证。第三次是永 乐十八年(1420)六月,当时陈诚刚由广东布政司 左参政迁任右参政知事不久,同中官郭敬等人一 起出使西域。这次访问的国家与上次相同,并增加 了于阗等地。他们翻越了帕米尔,经过了塔里木盆 地。陈诚在西行途中,对天山的山高雪深、路途险 恶,对高昌、交河故城遗址的“梵宫零落”、“神道荒 凉”,对火焰山的炎炎气焰、阵阵热风都亲临其境, 感受颇深,从而创作了不少有关的诗歌。这些诗不 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且也成为研 究明代西域史的活资料。
        首次西使时,陈诚在使团中担任典书记一职。 他必须把每日的活动笔录下来,以供呈报时参考。 出使东归后,他编撰了《西域行程记》和《西域番国 志》两册。此书稿直到1934年才被今人发现。《西 域行程记》不到五千字,以日记体的形式详细记录 了他首次西使从肃州至哈烈沿途的山川水道、天 文物候、城镇分布和风土人情,它为后人研究和勘 察古代西域、中亚的地理、河道和城镇的演变发展 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域番国志》也只八千多字, 却较全面地反映了这次西使途中经过的十九个 “国家”和“地面”的社会经济生活及文化情况,补 充了其他资料之不足。如它概括了帖木儿兴起前 后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地面疆域的伸缩变化, 与同时化成书的波斯文献《拉史德史》里的记载基 本一致。再如对当时东察合台汗国里的尔火者汗 陵墓的记述,为后人考察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天 山南北的传播提供了真实的证据。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