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

        中国旧时汉族民间岁时习俗。流行于南北各地,北方尤盛。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举行,源于古代中和节,后称“龙抬头”。明代已见此俗。明沈榜《宛署杂记》载: “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矼(缸),呼为引龙回。”刘侗《帝京景物略》记有薰虫之举:“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蛋祭馀饼,薰床炕,曰薰虫。谓引龙,虫不出也。”在北方,是日晨,主妇以棍敲锅沿, 曰震虫,并以彩纸、草节或细秫秸穿成串悬于房梁,谓之穿龙尾。表示龙尾下垂, 龙头向上之意。当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 曰占鳌头。士民于是日栉薙,均取龙抬头之意。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3337.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