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

        也称“踢箭子”、“踢子”。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为古代踿鞠运动演变而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 “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 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色,亦蹴鞠之遗事也。”毽子以布或皮缝裹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雄鸡毛。踢法有盘踢、拐踢、蹦踢、间踢等。参加活动的人无定,以青少年为主,比赛形式多样,单人赛有比踢数、比花式等。集体赛则在场中央划一宽约1米的“河”,将场子平分为二,两队各站一区。一队先将毽子踢过“河”,对方需在毽落地前或第一次着地反弹起时将毽踢回对区,如此反复往返,一方未能将毽踢回对方区域者即失一分,以10分为一局,采取五局三胜制,称为“踢过河毽”。踢毽也是男女社交,谈情说爱的娱乐活动。土家族的“踢鸡”(即踢毽活动)多在青年男女间进行。一人踢起“鸡”,大家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把追打任何人。青年男女所追打的人往往是意中人。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4-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579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