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描写

2020-01-02 可可诗词网-初中作文分类 https://www.kekeshici.com

        〔作文指导〕
        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要善于抓住能表现人物的特点的行动,进行描写。行动描写要避免笼统、一般化,要具体描绘能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
        作为一个行动或一组连续性动作的描写,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相对完整。行动描写虽然不必像写一件事那样,对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作完整的交代,但是,作为一个“行动”来说,要比较完整。连续性动作要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连续”感,中间不能颠倒和遗漏。
        第二,要选准动词。只有恰当地运用动词,才能具体生动地描绘行动。描写行动的文字,动词使用的密度是很大的。比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一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在这67个字中,有20个是动词: 扫开,露出,支起……来,撒,系,牵,看,下来,啄,走到,拉,罩住。
        第三,要兼顾构成“行动”的诸方面因素,作细致描写。分析“行动”,有行动的发出者,有行动的对象,往往要使用工具,行动的发出有一定的环境(时间地点)和条件,等等,只有统筹兼顾诸因素,才能具体细致地描述。鲁迅先生描写“雪地捕鸟”,就是兼顾了诸因素。捕鸟者是行动的发出者,鸟既是捕的对象,又是动作发出者,还涉及到雪地、捕鸟工具、诱饵。扫开积雪,让地面露出来,是对场面发出的动作。支起竹筛,系绳,牵着,是使用工具。撒秕谷,是下诱饵。鸟雀啄食,走到竹筛底下,是行动的主要对象的动作。“看”是待机引发“拉”。“罩住”是行动的结果。正是兼顾诸因素,所以把行动描写展开了,而且,动作的目的性明确,描写得干净利落。有的同学描写动作,不具体细致,往往是因为展不开;之所以展不开,往往是由于不能顾及构成动作的诸因素。
        第四,要有统一的描写角度。行动描写展开时要兼顾诸要素,描述时,立足点和角度要划一。“雪地捕鸟”,始终从捕鸟者的角度描写,写捕鸟者准备捕鸟场地支搭捕鸟工具,下诱饵,交代捕鸟者的位置,从捕鸟者的眼光“看”鸟的活动等。
        〔作文片断032〕
        青草浮在水面,一个模糊的黑影在蠕动。渐渐地可以辨出:椭圆形的脑门,厚厚的脊背,青黑青黑的。宽大的尾巴,左右慢慢摆着;两只船桨似的胸鳍,一上一下地划动,悄悄地浮上水面来。原来是一条草鱼。
        它轻轻地将身子成30°角前冲,上颌高高翘起,正对着一根青草,迅速地双唇一闭,衔着草,慢慢往后下方退去。无奈,草被压住了,仅“刺刺”地响了两下,没能拉断。
        它再次行动。猛一下子把整个头部挺出水来,几乎与水面垂直,狠狠咬住一根草,身子忽地180°大转头,猛地一拽,青草丛剧烈地震动,“呼”地往下一沉,终于拽出了青草。
        水面起伏着,下层的水在一鼓一鼓地闪动,大概是草鱼正在享用美餐吧。

(王利俊)


        【简评】
        这是生动完整的草鱼食草的行动描写。以在岸上俯视角度描绘。先交代行动的环境、背景、行动的对象——青草,行动发出者——草鱼,从低向上,从隐到现。接着作第一次行动描写,从远到近返远,用“冲”、“翘”、“闭”、“衔”、“退”等动词,写草鱼食草的尝试。进而写结果,用“压”、“响”写草动而未被食。写再次行动,着力描绘迅猛,增强了力度。动词用“挺”、“咬”、“转”、“拽”、“沉”等,并用“猛一下”、“狠狠”、“忽地”、“‘呼’地”等作修饰,描绘得生气勃勃。青草丛也剧烈震动。最后又回顾环境,写水面的“行动”。
        〔作文片断033〕
        晴空碧蓝。
        阳台上,孩子把右手中的塑料管往左手握住的装满肥皂液的小杯中探了探,接着就用小嘴对着塑料管的一端,轻轻吹了起来。塑料管的另一端冒出一个泡来。吹到那泡不大不小时,孩子把塑料管只往前一送,那肥皂泡便晃动了一下,然后忽忽悠悠地飘坠下去。接着又是一个、两个、三个……
        阳台很高。在阳光的照耀下,七彩的肥皂泡随着和风忽上忽下地飞满了天空,飘荡了许久、许久。孩子高兴起来,不停地吹,彩泡也不停地飞舞,越来越多,每一个七彩的泡都载着孩子美好的幻想。

(李磊)


        【简评】
        这是描绘吹肥皂泡及肥皂泡的飘。先写环境:“晴空碧蓝”、“阳台上”、“阳台很高”。这与“飘”的动作,关系极大。描写孩子的吹,细致准确,从液吹成泡,泡由小到不大不小,进而“送”、“晃动”、“飘坠”,真是变幻有方。
        〔作文片断034〕
        一次,我和哥哥跟着爸爸去放牛,来到一片竹林中。爸爸深情地说:“小时候我经常在这些竹子上玩,是多么有趣啊! 可一切都过去了,像流水一样过去了。”然后长叹了一声。
        忽然,他抓住了一株竹子,像猿猴似地往上爬。竹枝挡住他的去路,他敏捷地绕过。越往上攀,竹子越晃得厉害,快到顶端时,竹竿忽地下弯,眼看爸爸就要被两根竹子卡在中间了,我和哥哥同时惊叫起来。爸爸却神色自若,机灵地闪在一旁;当两根竹子接近时,身子猛地往前一探,长伸猿臂,抓住另一根,迅速拉拢两根竹子的尾梢,打个死结,翻身骑到上面,荡秋千似地晃来晃去。还不时来个竖蜻蜓,倒挂猴,真是精彩极了! 仿佛那美好的童年又回到他的身旁。
        正当我看得出神时,忽地感到身子腾空而起。还未等我回过神来,已被爸爸拉上竹梢,坐到了他的眼前。我低头一看,离地一丈多高,吓得连忙闭上了眼睛。想不到这么一闭眼,竟感到一种特别诱人的轻快,犹如腾云驾雾一般。睁开眼,只觉天空中朵朵白云就在头顶飘过,四周是无边的竹枝的海洋,一片郁郁苍苍,翠色欲滴。我禁不住大声欢叫起来,惊飞了林中的雀儿……

(阙发建)


        【简评】
        把复杂神奇的竹上玩耍,描绘得细致准确,险情迭起,却井然有序。这一行动描写,还有以下特点: 环境——竹林,交代清楚;顾及“观众”——“我和哥哥”的情绪;精彩的一段是“我”也从地上到竹梢“腾云驾雾”;注意天空、雀儿等的衬托。
        〔作文片断035〕
        (家里积了一堆土肥,我很想……也尝尝拉车的味道。)
        慢慢地,路上出现了坑坑洼洼,车子不断地蹦啊跳的。突然,前面又来了一个陡陡的土岗,上了岗紧跟着又是急转弯,还是顶头风,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我和二姐互相使了个眼色,二姐往手心里吐了一口唾沫,把车往下压了压,我把绳子紧了紧,身子狠狠向前探,弓起背,双脚死死撑住地面,齐声喊着号子: 一——二,一——二……我的手和肩膀被绳子勒得又痛又麻,前额、鼻尖渗出了密密的汗珠。当爬上土岗的一半时,我真有点吃不住劲了。但我知道,稍一松劲,车就会一直倒滑下去。只得咬牙撑着。向前后一望,呵,一些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拉车人也都是面朝大地背朝天,吃力地甩着双臂,在艰难地行进。他们都能拉上去,为什么我们就不能? 只能进,不能退! 于是又鼓足勇气,猛地向前拉去。我们终于把车拽上了土岗,又拐过了弯。我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许楼芳)


        【简评】
        这是陡坡拉车的行动描写。先写背景: 坑坑洼洼的路,陡陡的山岗,急转弯,顶头风;次写“准备动作”: 手把压了压,绳子紧了紧;然后具体写拉车上坡的连续动作,其中“面朝大地背朝天”等,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