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记叙文的夹叙夹议

        [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是“夹叙夹议”,写作训练是安排好段内层次。
        夹叙夹议是叙述结合议论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在叙述的同时揭示事件的本质、意义及其影响,表达作者对事件的看法,进行评议。叙述和议论互相补充、生发,将形象与理义熔于一炉,有利于更透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叙述基础上议论,就议论的内容而言,大体上可分两类,一是对所叙述的内容直接表明见解或作出判断;二是点明个别事物的普遍意义。例如《内蒙访古》,叙述到青冢昭君墓,就直接对昭君及昭君墓作出评价:“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叙述到昭君墓有十几个时,作者直接表明见解:“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从昭君墓叙述到昭君出塞,进而直接表明这一个别事例的普遍意义:“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夹叙夹议,实际上是恰当处理虚实关系的表达方式。记叙文中的虚实关系一般有五种形式:第一,由实点虚。一般两个台阶,先叙实,后议虚。第二,由实寻虚。这也是先叙实,后议虚。与“由实点虚”不同之处是,在叙实中稍加议论,有明显的“寻觅”的思路。第三,以虚串实。这是以议论带动贯穿叙述。第四,以实显虚。这是融议于叙,让事实说话,几乎没有什么议论。第五,虚实相间,又称间叙。实,虚,实,虚;叙,议,叙,议。
        夹叙夹议具体运用方式有三种。一是先叙后议,作者叙述完一件事后,针对这件事发表议论。二是先议后叙,作者在叙述前先发表议论,以提示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然后引出叙述。三是边叙边议,作者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叙述与议论交叉运用,层层递进。运用时要注意叙议融会,文气贯通。
        夹叙夹议具体运用中,不同的叙述方式,应采取不同的穿插方式。根据叙述,一般是对事物的全局或总貌作概括的叙述,宜边叙边议;具体叙述,一般是对事物的局部或片断作具体的叙述,叙述告一段落,不妨议论一二句;详细叙述,一般是对与主题关系密切、能够突出表现主题的材料作详尽的叙述,叙前叙后,可穿插议论,点明主旨;简略叙述,用于交代串联,一般不需要作议论;对比叙述,是对人物事件进行比照映衬的叙述,强调人物事件的矛盾特点,一般可作议论,深刻揭示其本质意义;比喻叙述,寓言故事,可以直接说明其喻意、寓意。
        [写作指路]
        1. 写一篇访问记
        题目对访问对象限制宽,可以由老师介绍指定,也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单独去访问,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去访问。写作要求夹叙夹议,注意安排好段内层次。
        访问记是对特定的人物或单位进行专题访问的报道。一般用第一人称或对话形式,记叙作者访问时的所见所闻,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或事件。访问记的内容既有对人物、事件的客观描绘,又有作者见解的议论和感情的抒发。访问记在结构上时空跳跃性较大。
        访问对象,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主题应有针对性,最好能用以回答社会上的人们或学校中的师生所关注的问题。

        2. 写一个游览名胜的片断
        这是写游记,要求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游记属记叙文,要根据游记的特点,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交代时间要素宜注意:景因时而异,要明显地反映出季节时令不同,一天中晨、午、昏的推移,景物具有的不同特征;要交代清楚随时间的推移,立足点的转移,观察对象变易的特点。交代地点要注意:游记中的地点,实际上是描写的空间,要严格限定描写的“面”。风景区的空间,大于风景点。比如杭州西湖风景区,就有新“十景”,老“十景”,二十个风景点;游记中的地点,从小的方面说,是“动点”,要写明自己的游踪,使读者跟着你井然有序地畅游,逐一领略胜迹的风光。关于人物,“我”是主体,主要应写“我”的游览、观赏、感受,但也要适当顾及同伴或游人,还可以适当插入有关的历史人物。关于事件,除交代清楚游览本身这一事件外,还可以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有机地介绍旅游时看到的有关事件,有关风景的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等。
        实地游览,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一般可在风景区(点)转几转。比如,可以先走马看花,有个整体的感受;然后选择几个点,作深入的多角度的观察;可以边游览边构思边记录,根据构思的需要,有重点的再观察。
        多方面的搜集材料。实地游览前后,可查阅有关材料,询问已往实地游览过的亲朋好友;实地游览时,可购阅导游图及有关资料,听导游的介绍,注意游人对风景的议论和评价,等等。

        [例文评点]


        A. 文学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朋友

        ——著名作家赵长天访问记


        这就是他吗?我疑惑地望着面前这个中年男子。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装束,使有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常务书记,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这样一长串头衔的他,仍然和大街上任何一个路人毫无区别,全然不是我相像中作家那种清高、孤傲的样子。同每一位可敬的长者一样,他瘦削的脸庞上始终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让我这个尚在缪斯的殿堂门口张望的小女孩,立刻就消除了对一位成名作家近乎仰视的感觉。
        “您是怎样看待文学的?”刚一落座,我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文学应该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朋友。”他侃侃而谈,“真正有为的自然科学家,譬如苏步青、李政道、杨振宁,他们的文学修养都极高。”“文学所关心的是人类的本源。从青年开始,人就有了疑惑,‘人生’、‘世界’、‘生’、‘死’、‘友谊’、‘爱情’、‘宇宙’,这些到底是什么?最优秀的人类都在考虑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家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哲学家从理性的角度研究;历史学家从逝去的岁月中反思;而文学,从形象的角度,通过人的经历试图去解答。文学并不告诉你该怎么办,但真理确实是可以被感知的。”富有哲理的一番话,透着浓浓的书卷气,这才显示出了他与路人的不同。
        我们的话题从文学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他说:“语文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字的掌握;二是文学欣赏能力。中国的学校普遍太注重知识的积累,也就是前者。让我现在去做中学的语文考卷,我恐怕不及格。其实,许多东西不一定要靠记靠背,把学生最好的时间都占去了。”几句实实在在的话,把我这个在学海中扑腾的人说得直点头。“学校不一定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搞文学的,这是不现实的。但文学在人一生中的地位绝对无可替代。比方说,大学里的中文系、哲学系,都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的,从谈吐、修养到组织力、感染力等等方面,搞文学的很容易就可以在人群中显露出来。”
        谈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在文学方面应以读名著为主。具体说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不可不读,托尔斯泰、雨果、普希金,这些大师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当然,中学生精力、阅历有限,有些书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通读的。最好就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选一部书,大家一块儿读,然后再一起议论。有条件的话再开个讲座,收获就更大了。如果有可能,我是非常愿意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的。”
        一个只有高中学历,后来做了8年军人,又当过基层干部,现在成了作家的长者,他把自己对于文学的思考、感悟,一点一滴地传递给了我们这些后生。人说“后生可畏”,可是,如果没有那些先行者宝贵的经验,后生想要有所作为,想要“可畏”,又谈何容易! 那么,让你我都把他的话好好想一想,或许,对我们都会有所启发……
        

(杨文捷)


        [评点]
        这篇人物专访,介绍了作家赵长天对文学、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很有启发。
        作者较好地处理了访问记写作中的两个关系。一是访与问的关系,以问为中心,以访为铺垫、衬托;二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的关系,也就是说,访问记应着重记叙被访问者的事迹及其发表的谈话,访问者的感受,只能适当穿插,切忌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B. 走向成功之路

           ——记江苏省高考理科前三名获得者


        打开7月29日的《常州日报》,一条醒目的标题跳入眼帘:“省常中囊括全省高考理科前三名。”这在我们省常中的校史上是破天荒的。我们秋白文学社的师生怀着极大的兴趣顶着烈日走访了这三位成功者。
        

她总是不服输


        走近“状元”赵霖莹的家,只见她已在家门口迎候我们。光彩照人的青春形象与身后那间灰暗简陋的小屋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屋里简单的陈设与周围嘈杂的环境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位理科“状元”竟从这里起飞。我们围坐在一张小桌前促膝谈心。从她那充满着自信的秀气的脸上,以及言谈举止中,我们感觉到她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不服输。这正是她一贯出类拔萃的原因。与她同窗六年的“探花”陈鼎可以作证:“赵霖莹从小就比别人勤奋踏实,永远有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每学期班级第一名都非她莫属。”进高中后,唯有她连续两届荣获“三好学生标兵”的称号。在学习上,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教物理的周新生老师说:“她每堂课都要问几个问题,我教她三年物理,累计起来差不多问了我一千多个问题。”在绿茵场上,她也是个不服输的运动健将。学校举行运动会,她是班级接力赛的种子选手,并夺得了年级三级跳远比赛的亚军。在班里,她担任团支书,工作积极负责,与同学关系很好。我们问她:“你心中的偶像是谁?”赵霖莹指指贴在床头海报上柔美的影星赵雅芝,认真地告诉我们:“我的超级偶像——白蛇娘娘具有东方女性的魅力。”除此之外,她最崇拜的就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我们又问她为什么报考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她回答:“国际金融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举足轻重。”接着还开玩笑地说:“我想将来赚了钱买套房子,改善改善家里的居住条件。”不由逗得大家笑了起来。
        

观察蚂蚁的少年


        “榜眼”白立晨的妈妈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她儿子的小故事:白立晨小时候很贪玩,一次大人带他去东坡公园,一会儿就不见了他的踪影。父母找了他半天,原来他正躲在角落里观察蚂蚁搬家呢! 白立晨平时在家总喜欢敲敲打打,制作一些模型和做一些诸如电解硫酸铜之类的理化小实验。难怪他的理化学得这样好,并轻轻松松夺得了“全国物理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江苏省青少年创造发明及科技论文二等奖”、“常州市青少年劳动技能竞赛金工组三等奖”等一大把荣誉。白立晨的话不多,问起他的学习,他也不无谦逊地说:“我只是赶作业的速度比别人快些罢了。”和他扯起军事知识来,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一口气报出了《兵器知识》、《舰船知识》、《轻兵器》、《军事世界画刊》等一大堆军事刊物的名称。可见他平时在这方面投入精力的多少。要不是因为眼睛近视,他早就报考军校了。学校保送他进清华大学英语系,他硬是放弃了,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微电子系。我们衷心祝愿他心想事成,将来能够在高科技领域大展鸿图。
        

“我想出去闯闯”


        陈鼎在三名幸运儿中虽排在末尾,但他的谈吐和气质在三个人中却显得最为成熟和老练。他说:“我很年轻,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总想出去闯闯,不想过安逸的生活,我之所以报考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就是这个原因。”这番话让我们想起《史记》中陈胜的“鸿鹄之志”来。陈鼎对自己672分的高考成绩并不满意。他更注重全面的才能。因此高考一结束,他便与同学结伴去山东旅游,并坚决不要家长陪同。前不久又去表哥的公司里锻炼。如前两位一样,陈鼎的学习同样很轻松自如。高考复习阶段还一直收看电视连续剧《秦家风波》呢。作为一名篮球迷,他更不肯错过每一场NBA篮球比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高效率的学习和合理安排时间。陈鼎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激情,相信他凭自己的才干一定能够开创一片新天地。
        他们是今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三个都是成功者,但成功的背后饱含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他们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书呆子”,而是有远大抱负、朝气蓬勃并富有个性的当代青年。在人生的航道上,他们正迎风破浪,不断驶向成功的彼岸。
        

(承中岳 杨 丽)


        [评点]
        这是集体访问三人的访问记,有以下优点:第一,写出了三人的个性,并用小标题提携;第二,访问的针对性强,是同学们关注的极想了解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材料,表达中心;第三,善于用周围人的话来侧面表现访问对象的特点,“她总是不服输”一节,用环境描述恰当衬托“状元”;第四,夹叙夹议运用得好,特别是最后一段,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C. 舣舟亭公园游记


        舣舟亭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路过常州时的系舟处。东坡对江南古城常州情有独钟,曾先后11次来常州。常州人民为了寄托对他的悠悠情思,便在舣舟亭古迹的基址上建成了舣舟亭公园。
        金秋十月,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儿。满树的绿叶,滑落的雨滴,使舣舟亭公园景色怡人,历史文化气氛也更浓郁了。
        跨进大门,穿过“雪浪斋”,饱含着草木清香的新鲜空气,夹杂着馨香四溢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我的整个视线被左侧一尊洁白高大的塑像吸引住了。他,峨冠多髯,双眼正视前方,仿佛在寻找着诗的灵感。塑像之下是菊花的海洋,似雾非雾的地气裹着菊的幽香,给“东坡吟菊”的塑像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
        离开“东坡吟菊”,走过“望月亭”,就到了御碑亭。亭内排列着6块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碑。乾隆帝先后6次巡游江南,每经常州,都留下了亲自题写的诗篇。我凑上前去,仔细欣赏这些根据乾隆帝雄健潇洒的墨迹镌刻而成的诗碑。其中有一首写道:“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乾隆帝对苏东坡的无限钦佩之情,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循着那九曲回环的石林小径,绕过乾隆帝曾三次驻跸的万寿亭行宫旧址,我又见到了闻名遐迩的“东坡洗砚池”。清代常州史学家赵翼在《洗砚池歌》中曾写道:“石池形似槽,长三尺许,深半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眼前的洗砚池足有一米多长,半米多宽,还蛮深的。据说它原来在苏轼终老的藤花旧馆内一株老紫藤下,乾隆二次下江南时才搬来舣舟亭。清代常州著名诗人洪亮吉曾写下“紫藤花开墨池涨,古色斑烂各相抗”的诗句。十月金风带着桂花香吹皱了洗砚池水,我仿佛又看见东坡举酒邀明月,在此挥毫创作,用肉丰骨劲、态浓意淡的“苏体”写出了大气磅礴的诗词和千古留芳的散文。
        踏着石阶路,登上公园南侧靠古运河的小山丘,便见到了在青松花木掩映之中的翘檐飞角的古亭,上面刻着镏金的“舣舟亭”三字。当年,苏轼遭“乌台诗案”的横祸后,于1084年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他游庐山,写下了哲理诗《题西林壁》,过鄱阳湖,写下了《石钟山记》。然后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五月到达常州,把舟系在了此处。就这样,我们常州成了这位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的大文豪浪迹八州的避风港、休憩地。
        透过古运河沿岸的柳阴,我仿佛看见苏髯仙乘坐的那只漂泊万里的小舟,正从惊涛拍浪的长江,漂进碧波粼粼的运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当年常州人民喜迎东坡居士的感人场面:那是常州人民最为激动的一天,万人倾室空巷,都涌到舣舟亭旁,伸直了脖子,向河边眺望,真可谓“观者如堵”,大家都想见见这位曾经蒙受朝廷不白之冤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看到这样的情景,跨出篷仓,热泪盈眶,拱手致意,一时竟忘了整衣,不住地笑道:“羞煞老东坡矣! 羞煞老东坡矣!”常州人民用盛大而热烈的欢迎场景,向这位一生忧国忧民却又经历了无数曲折坎坷的苏髯仙表达了无限的钦佩和同情,送去了赤诚的爱的温馨。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终老之地。66岁那年,他从海南岛被赦北归,病卒于常州。
        登上“崇苏亭”,俯视南边运河上来往如织的船只和新建的高楼,不禁想到:如果苏东坡老先生故地重游,定然会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挥动如椽大笔,为欣欣向荣的江南明珠——常州写出无数动人的赞歌。
        

(吴云霞)


        [评点]
        这篇游记,剪裁相宜,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作者只选写了四个与东坡直接有关的景点作重点描绘,并以对东坡的怀念和赞颂来贯穿。
        想像丰富,描写生动,如对1085年苏东坡到常州时的场景的想像描绘。
        联想恰当,引用得体。游览名胜,往往需引用前人诗句。诗句选择要精当,引用应与名胜贯通。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游览名胜,描绘名胜,结合“名胜”议论抒情。作者描绘、游览与苏东坡有关的景点,结合苏东坡才华横溢而坎坷的一生进行议论和抒情,史、实,情、景交融。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zuowen/gaozhong/18573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