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2019-05-28 可可诗词网-议论文素材 https://www.kekeshici.com

        

论题解析


        [解题]偶像(idol),指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崇拜的对象。在我国,对一些人而言,五六十年代的偶像是雷锋、焦裕禄,六七十年代的偶像是红卫兵、张铁生,八十年代的偶像是军人、文学家,九十年代的偶像是大款和明星,21世纪初是网络高手和明星。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追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偶像。
        [析题]其实,何为偶像?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给偶像一个正确的定位。如果一个人,他身上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其个人的价值,更多的会是一群人的信仰,而这个人也将成为某些人生命的基石、精神的支柱。他有时能给崇拜他的人们一种方向和力量,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和饥饿难耐时的一片面包,于是这个人就成了偶像。我们在写作时可以从原因的角度分析,想想为什么会产生偶像。当我们对待偶像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也可以思考什么样的偶像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温馨提示]在这个张扬个性、价值观呈多元化的时代里,崇拜偶像是一个 “中性” 的现象,它不存在是对是错的问题,但过度崇拜偶像就是一种回避自身心理成长和完善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行为,也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敢正视现实的行为。写作时应予注意。
        

思路导引


        人们常说偶像,是失落时心头拂过的一阵轻风,让人意气风发;偶像,是静寂时耳边萦绕的一支乐曲,让人如痴如醉;偶像,是在心头无数次地默念着的名字让人着迷。偶像是什么?是一个明星,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人?
        其实,所谓偶像,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能够让你去欣赏;他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去学习;他的事迹能够激励你。偶像,不是盲目推崇,也不是一味否定。对他们,不应追捧,而应让其成为自己心中的动力。
        如今各类明星成为许多青年人追随、崇拜的偶像。少男少女们为之或喜或悲,甚至出走、自杀。有的男孩,看着自己心目中漂亮性感的女明星,容易产生性冲动、性憧憬;有的女孩过于迷恋某男星,如果有某男星结婚或偷情的消息,立刻觉得 “自己受骗了”,闷闷不乐,精神沮丧;有的少女甚至发誓非某 “星” 不嫁。其实 “明星” 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许多 “明星” 的 “外在美” 都被是包装出来的,加以媒介的大肆吹捧,更让人们被 “明星” 偶像这个美丽的光环遮蔽了双眼。
        人生需要树立偶像,因为偶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榜样的作用,偶像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言行。对偶像的崇拜可以激励人们为了实现某个目标不懈奋斗。但我们切不可盲目崇拜偶像,不能迷失自己,要慎重地选择利于自己奋发向上、利于自己发展的偶像。
        

论点集锦


        1.崇拜偶像是人之常情。
        2.青春需要偶像。
        3.偶像的魅力在于精神,不在于外表。
        4.盲目崇拜名人,会束缚自己的创造力。
        5.偶像的得与失。
        6.崇拜偶像能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力。
        7.偶像的作用。
        8.尊崇名人但不迷信名人。
        9.高扬自我,拒绝偶像。
        10.慎重地选择偶像。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假如真的想当明星,就必须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大勇气,到底心理有多大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的吃苦精神?
        

—— 郭达


        ※*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 闻一多


        ※歌星之所以存在,是现代唱片业的产物。和影视明星是电影业、电视业的产物完全一样。
        

—— 金兆钧


        ※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拜倒在他们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某些谬误。
        

—— 〔英国〕爱迪生


        ※爱所有的名人吧,他们交给了你们理论,交给了你们科学,他们把世界交给了你们。
        

—— 〔法国〕罗丹


        ※高尚人物所受的折磨与他们的崇拜者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 〔法国〕卢梭


        ※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
        

—— 〔法国〕蒙田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自己高贵的品质超出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 〔美国〕爱因斯坦


        ※生活促使我们各自要企求一个能够足以信赖的、生活上的向导。
        

—— 〔爱尔兰〕萧伯纳


        ※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
        

—— 〔德国〕歌德


        ※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旧时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
        

—— 〔德国〕歌德


        ※科学所以叫做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 〔苏联〕斯大林


        ※失败是保护作家的天使,失败可以使作家超出琐碎事物之上,使他免于沾上自命不凡的灰尘,陷于自我崇拜的泥泞。
        

—— 〔苏联〕高尔基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 〔苏联〕列宁


        [事实论据]
        

另类明星——孔庆祥


        2004年的一个另类明星——孔庆祥,一个长着龅牙、唱歌跑调、舞姿拙劣的21岁青年。他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的反偶像的代表。
        2004年的某天晚上,孔庆祥参加了美国一个娱乐选秀节目,他以不太标准的英语和僵硬笨拙的舞姿,表情紧张地演唱了一首瑞奇·马丁的歌曲,没有唱到一半,台下已一片哄笑,一名黑人评委用纸遮住了脸,以躲过镜头便于无所顾忌地大笑,另一位评委干脆打断了孔庆祥的表演。
        狂笑的观众们正等着孔庆祥羞容满面地退场时,孔庆祥却平静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完全没有遗憾……要知道,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就是这两句冷静的回答让他成为了美国人眼中最流行最热门的明星之一。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唱片公司也纷纷找上门给他录专辑。
        电视机前的美国平民,在庆幸节目播出那天没错过这个可笑的噱头之余,他们又从孔庆祥身上,发现了一种在自己心底一直被深深隐藏甚至坍塌的自信,那个在舞台上出丑的孔庆祥,似乎又是他们在生活中奔走劳碌而常常碰壁的投影。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明星梦,而大多数默默无闻的美国人,拉不下颜面到舞台上验证自己的梦想,于是把鲜花和掌声给了孔庆祥。孔庆祥成了他们的实践者。
         论题链接 ①自信②敢于尝试③我已尽力了
        

周润发的经历被写进教科书


        形象健康的周润发在演艺界努力30年,获奖无数,近年更扬名好莱坞,为港人争光。发哥的奋斗经历和成功,令他成为首位被列入中学教科书的演艺界人士。
        从一个南丫岛土生土长的逃学男童,变成今日国际知名的影星,周润发传奇的一生和成功的艰辛历程,首度被中学教科书列入中国《语文》的自习篇章。让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修习中国语文的同时,可以从周润发40岁从头学英语的奋斗经过中,学会善用时光,把握学习机会。
        过去从未试过将香港艺人的经历写成课文收入中学教科书,而启思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学一年级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本,“讲读篇章” 选了少年时代的岳飞作教材,“导读篇章” 则选了平民总统孙中山和华裔太空人张福林作教材,至于 “自习篇章” 就选了大器晚成的周润发,花了约十二页篇幅描写其奋斗经过。对于中学教科书以其经历作教材一事,周润发接受采访时说:“真没想到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教材,所以我知道之后真是好开心,希望从我的经历中,可以令年轻人明白一个人成功要付出很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败,则成功必然在望。”
         论题链接 ①成功需要奋斗②经历
        

网民心中的偶像


        2003年,新浪网联合《南方都市报》等15家媒体在网上举办了一个 “评选中国十大文化偶像” 的活动。这一活动的灵感显然来自国外。在这之前,美国的《男人》、《传记》等媒体已经联合评出美国人心目中的 “十大文化偶像”,并称这些人的 “行为和思想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代表了美国的精神。
        在这次候选人的名单上,除了我们熟悉的鲁迅、老舍等文化名家外,体育明星姚明、邓亚萍,演艺名人李小龙、张国荣、王菲、周星驰等也名列其中。
        对这次评选,网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票最终结果是: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文豪鲁迅和歌星王菲分列 “十大文化偶像” 之首尾,歌星张国荣高居第六,此现象耐人寻味。
        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鲁迅代表了时代的深度,其魅力来自思想。王菲代表了时代的速度,其魅力来自时尚,不管是思想还是时尚,都具备了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深印迹的力量。
         论题链接 ①网络新观念②力量③影响
        

追星的代价


        1992年10月底,歌手黎明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连续举行了3场个人演唱会,引起了追星族们的狂热追捧。在这几天的演出中,“黎明,我爱你” 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10月31日的那场演出,东北角的看台栏杆被狂热的歌迷挤塌了,有很多人受伤,但是歌迷们都坚持看完演出。有4个中学生,其中一个下颌受了伤,拉了个大口子,这几个孩子步行来到二龙路医院。当时,医生说这个口子他们也缝不了。没有办法,其他几个学生就给这个孩子的父亲打了电话,孩子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来了,带着孩子到北大医院缝了几针。当时正值中学期中考试。11月1日是星期天,11月2日就要开始考试,而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考试复习来看这个演出。还有几十名铁杆儿歌迷连续几天几夜守候在香格里拉饭店前,对着黎明房间的窗户执著地望着,一有身影闪过就不顾一切地呼喊。
         论题链接 ①盲目追求②珍惜生命③取舍。
        

塑 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对英护卫有卓越功勋。战后在他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塑造一尊他的铜像,置于公园,令众人景仰。一般人享此殊荣,高兴还来不及,丘吉尔却一笑回绝了。他说:“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粪,还是免了吧。”
         论题链接 ①选择②面对荣誉
        

* “老记” 也追星


        提起追星,人们首先会想到那些近乎疯狂的少男少女,却忽略这样一个事实:明星之所以走红,被少男少女痴恋,正是由于各种媒体的记者们不遗余力地炒作,有的甚至发展到追星的地步上。 “娱记” 中染上追星情结的不在少数。这些追星娱记最大的优势是:这是他们 “重要” 的工作之一。某种程度上,报刊发行量取决于他们 “追星” 稿件的多少。
         论题链接 引导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明星之所以走红,被少男少女痴恋,正是由于各种媒体的记者们不遗余力地炒作,有的甚至发展到追星的地步上。 “娱记” 中染上追星情结的不在少数。这些追星娱记最大的优势是:这是他们 “重要” 的工作之一。某种程度上,报刊发行量取决于他们 “追星” 稿件的多少。
        2.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 闻一多


        要求:①看了以上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 “偶像” 的范围之内。③题目可另拟。④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谁是张国荣


        

陈鲁民


        数学家苏步青病逝,有人会问:谁是苏步青?物理学家袁家骝辞世,也有人会问:袁家骝是谁?可是,影星张国荣驾鹤西去,如果还有人问:谁是张国荣?大家一定怀疑他是不是外星人。的确,可以不夸张地说,当今中国,已很难找到一个一点儿也没听说过张国荣的人,这就叫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 “行功论赏”,传媒无疑居功至伟。
        你只要上因特网,任何一个带有搜索功能的网站,都能轻而易举地查到数万条张国荣的新闻。看报,就会成百上千次地看到张国荣的名字。你说俺没文化,不识字,那你总要看电视、听广播吧,那更是声情并茂,到处都是 “哥哥” 的消息。真可谓铺天盖地,无缝不入,直扑你的耳朵、眼睛,想躲都没地方躲。
        要是仅限于对张国荣之死知道了,议论了,叹息过,也就算了,照样过日子,那倒也无所谓,毕竟 “人固有一死”,“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从24楼往下做 “自由落体” 运动,不论是大名鼎鼎的演艺明星,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如果像某些星迷那样,因此而茶饭不思,五内俱焚,终日以泪洗面,甚至痛不欲生,那就有点不值当了,尽管这是他的自由。
        要是星迷们那一阵子难受过去了,泪也流了,神也伤了,该纪念也纪念了,该祭奠也祭奠了,然后擦干眼泪,振奋精神,再追新星,也是情理所在,合乎逻辑的选择。怕就怕有些超星级星迷沉湎于此,不能自拔,终日心神不安,思绪恍惚。看报,报上是 “哥哥” 的报道;上网,网上是 “哥哥” 的信息;看电视,屏幕上是 “哥哥” 的旧新闻,白日梦鬼,只见 “哥哥” 招手,于是便 “我也来了”,走上张国荣的路。我这还真不是随意杜撰,自张国荣跳楼后的三天里,香港就有六人自杀,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近日也发生多起自杀未遂事件,其中就不乏狂热的追星族,被心理专家称为 “张国荣现象”。
        一个兰州的普通家庭,竟然因为女儿迷恋刘德华而搞得家破人亡。为帮助女儿,一家三口砸锅卖铁来到香港。无钱回家的父亲自杀,客死他乡。在他的遗书中,满满地都是抱怨刘德华的语句,对于女儿出格的行为却不以为然。这是一起家庭悲剧,更是一起社会悲剧。而由此事衍生出来的,又是一连串的闹剧:状告刘德华;某歌手赞助两万元,要请杨某拍电视剧……很多人都在借此炒作,最无辜的,当属 “天王” 刘德华。而现在的杨某,也许正 “蜗居” 在北京的某个角落,衣食无着。她是可悲的。但是是谁造成了这个本该避免的悲剧?值得人们深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一次。所以,任何负责任的媒体都应该教育、提醒人们关爱生命,而不能给自杀提供任何美丽的理由,包括明星的自杀。可是,不知是为了逞口舌之快,还是表明自己的独到见解,某些传媒和名人却在有意无意地渲染美化张国荣的自杀,或曰 “诗意的逝去” 、 “飘然而去”,或曰用死亡 “完成了一个传奇”,或曰 “为了让青春永驻” 、 “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等等。这对于饱经风霜的人来说,当然不会有啥影响,就当是发高烧说胡话;可对那些涉世未深、天真幼稚的 “追星族” 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诱惑,如果他们也想象心中的偶像那样 “让青春永驻”,也 “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悲剧就可能发生。
        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的娱记,如果你是一个有良知的写手,那么,对张国荣之死那亢奋的渲染,那 “诗意” 的炒作,就请到此为止吧,各位也该歇歇了。如果你是媒体的接受者,如果你还是理智的,那么,对张国荣之死那盲目的追求、那幼稚的崇拜,也请到此为止吧!闻一多先生说得好:“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经典点评 
        没有哪个偶像是完美无缺的,然而那些总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们,将会为他们的无知付出代价。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是议论文的一种。面对张国荣之死,有的媒体进行了大量不负责任的炒作和误导。作者抓住这一现象,运用反语、夸张等方法,予以揭露和批评,全文中心明确,寓意深刻,作者在文末有意地使用严肃的口吻指出:“任何负责任的媒体都应该教育、提醒人们关爱生命”,不能给自杀提供任何 “美丽的理由”,以免给那些天真、幼稚的 “追星族” 们带来 “致命的诱惑”。
        全文语言诙谐而诚恳,笔调看似轻松实则沉重,发人深醒。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