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024-02-27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解题】
这首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所写为同一事件,只是《走马川》诗侧重西征将士的威武雄壮,而这首诗则是对西征大军与敌人对阵而战进行正面描写,从而突出唐军神勇威武。
 
 
【注释】 
 
①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市境。②旄头:即髦头。此指星宿名,即昴宿。《史 记·天官书》:“昴曰髦头。”《正义》:“昴七星为髦头。”昴宿为胡星,古人以为髦头跳跃, 则胡兵大气;髦头落,则胡兵覆灭。③羽书:插鸟羽以示紧急的军事文书。《后汉书· 西羌传论》:“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系,羽书日闻。”注:羽书即檄书也。《魏武奏事》: “边有警急,即插羽以示急。”渠黎:在今轮台县东南。④金山:阿尔泰山。⑤拥旄:指军 事长官拥有的旄节,乃军权的象征。⑥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⑦剑 河、沙口:带有杀气的地名,有泛指意味。⑧亚相:秦汉官制以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副职, 封常清于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故诗人称其为“亚相”。勤王:为王事尽 力。⑨边尘:这里指战争。⑩青史:古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译文】 轮台城头夜晚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坠落。紧急军书昨夜传到渠黎,单于已布兵于金山之西。哨楼上西望见烟尘滚滚一片黑,汉兵已驻扎在轮台县北。大将军握着节旄向西出征,天亮时吹起军笛大军行进。汉军四面讨伐的战鼓声在沙海里奔涌,大军的呐喊使阴山震动。胡兵的声势浩大连绵如云,战场上的白骨紧紧缠着草根。剑河的寒风凶猛雪片大,沙口的石块结冰马蹄滑。身为亚相的封常清甘受苦辛,誓死报答皇恩平息胡尘。古人的功名著在史书万口传,看今日风流将军功盖古人。
 
 
【全诗鉴赏】
 
    岑参是盛唐诗人中最擅长描写边塞的诗人。他的诗歌,雄壮 豪迈,善于运用边疆特有的地名、景物来创造出中原读者所不熟悉的画面 和意境,从而获得审美认知的效果。
 
   本诗作于轮台,在唐代属安西都护府。封常清的此次西征,不知是哪 一次战争,现已失考。起句便用肃穆的诗句勾勒出了警拔庄重的画面:轮 台的城头吹起了凄厉的军角之声,轮台城北的夜空中,旄头星从长空中坠 落。因为旄头星代表着胡人,所以,它的坠落,预示着胡人将在这场战争 中溃败。还未出师就有此吉兆,此去定然大捷。本诗的起法相当独特,两 句中每句有三字相同,似乎少有这种写法,但分外警策。近人高步瀛《唐 宋诗举要》曰:“起法磊磊落落,送别之作,应以嘉州为则。”这种起法,大开 大阖,给人瑰奇磊落之感。
 
    次句写军情之急。羽书是 军中快信,昨夜已经过了渠黎, 将消息传到了我军,胡人的单于 已经到了金山西边了! 渠黎,即 渠犂,汉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 疆轮台县东南,尉犂县西北。金 山,即金岭,今新疆北部的博格 达山。从戍楼西望,天边升起了 高高的黑色烟尘,那是胡人进攻 的迹象。汉兵屯戍在轮台北边, 早已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见 在开路的节旄导引下,封大夫骑 在马上,率军出发了。这正是天 刚亮的时候,四面八方的军营敲 起了鼓,鼓声咚咚,似乎连雪海 都为之涌动;三军将士,个个精神饱满,甲胄鲜明,齐声大呼,这呼声似乎 连阴山都为之颤抖。阴山,今乌鲁木齐东部的天山山脉,古亦称阴山。这 段描写将出征场景如画卷般铺陈在读者眼前,尤其是“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大唐将士所向无前,雪海、阴山,见证了他们英勇杀敌 的气势与英姿。
 
 
   此去迎击敌军,部队需在一片雪原上行军。远远望去,在与敌军交接 的边塞上空,云气低垂,似乎夹杂着杀伐决断的金鼓战音。脚下的草原 上,累累的白骨缠着草根,不时跘着战士们的脚跟。剑河风急,吹得阴云 布满了天空;攀过沙口之时,只见石头都冻得像铁一样,马蹄踩了上去,都 冻着拔不起来,硬拔的话,会把马掌都扯脱。这里画面一转,从引人兴奋 的出征转向了艰苦的行军。愈艰苦,我们就愈感受到唐军将士的英勇顽 强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末四句则以议论终结本诗。亚相(封常清时摄御史中丞)勤王也甘于 苦辛,以苦为乐,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并且,大夫有一个宏愿,发誓一 定扫清边塞的战乱,以此报答国恩。最后一句,引古来历史为喻,谁不见 古往今来的历史是如何辉煌呢?但是,今天我们就要创造一个胜过前人 的大大的辉煌! 让我们用一场大胜,在青史上书写下自己的名字! 诗到 结尾,气势也到达了顶点,其意态悠扬,音节自然。
 
    综观全诗,起笔磊落,收笔豪健,前十四句,句句用韵,两韵即换,节奏 上给人暴风骤雨之感,最后四句其声舒扬,其意昂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 水准。难怪清代王士祯选,吴煊、胡昉辑注的《唐贤三昧集辑注》称其“何 减少陵”!岑参此诗,的确给人一种近似于杜甫诗的千锤百炼的感觉,余 音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