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2023-02-15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解题】
此诗作年和背景与前首《轮台歌》相同。走马川:今地不详,或谓在今伊塞克湖与天山之间的砾石河川,是季节河,有水即为河,干涸时则为可以跑马的平地。诗中先写边地雄奇怪异的景象,次写唐军征讨叛乱艰苦的环境和高昂的斗志,末写敌退献捷。全诗充满豪气和激情。每句用韵,三句一转,先平后仄,节奏短促有力,气氛紧张热烈,烘托紧张军情和将卒锐气,“兵法所谓其节短其势险也”(施补华《岘佣说诗》)。乃以语言音节和气氛渲染表达生活的成功范例。
 
【注释】
1.天宝十三载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驻办台(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冬,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封常清西征播仙,岑参作此诗送行。走马川:或说即左末河,距播仙城(左末城)五百里。
2.行:这里是通往的意思。雪海:在今新疆境内。《新唐书·西域传》载:“勃达岭……西南直葱岭赢二千里,水南流者经中国入于海,北流者经胡入于海。北三日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可能即指此。
3.金山:即阿尔泰,在新疆西南部。
4.五花:即五花马。连钱:良马名,色有深浅,斑驳隐粼。旋作冰:马身上的汗和雪一会儿就凝成了冰。
5.草檄:起草檄文。
6.虏骑:敌军。慑:惧怕。
7.车师: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附近。伫:等候。献捷:报捷。
 
 
【今译】
你可曾见
走马川在雪海边,
迷茫无边的沙漠呀
黄沙飞卷飞入天!
九月的轮台,
风——在夜色里狂吼!
满川的碎石
巨大如斗,
被狂风吹得
满地乱走。
匈奴的驻地水草丰美
马儿正肥
远望金山,烟尘飘飞。
汉军的大将呀,
也正整装西进,战旗扬威!
将军的铠甲整夜不脱,
半夜中急行军,只听得
金戈相拨,
疾劲的风头似把尖刀
在脸庞横割。
战马披着雪花却热汗如蒸,
五花连钱马的身上顷刻又凝结成冰,
营幕中起草檄文的砚水也早已冻凝。
敌虏闻风应已丧胆,
他们怎敢与我军短兵相接,
我们就在车师的西门等待报捷。
 
【鉴赏】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封大夫即封常清, 唐代著名将领,治军严整有法, 常从高仙芝破敌有功。天宝十三载 (754), 擢御史大夫, 权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 瀚海军使。为安定西部边疆, 他曾三次统兵西征播仙(即左末城,在今新疆维吾乐自治区境内),时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驻防轮台, 为送封常清西征, 写下这首历史名篇, 以壮行色。全诗紧紧围绕 “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一基本主题, 热情赞扬唐军将士不畏艰险,为国安边的英雄品格,祝贺封大夫西征早日“献捷”,笔力陡健语多造奇, 富有雄奇的艺术特色。
 
    欲写“出师西征”, 先刻画“出师西征”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开头六句, 就题中“走马川”三字生发。走马川, 又名左末河 (即车尔成河),在轮台之西, 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距播仙五百里。雪海, 泛指西北苦寒之地。“走马川雪海边”六字,虽然只简单地列举了两个地名,但它既指出了这次西征所经之地,又点明了行军路线,可谓字少意丰。对戈壁沙漠,作者在诗中多有叙写,如“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白草磨天涯,胡沙奔茫茫……有时无行人,沙石乱飘扬,”而“平沙莽莽黄入天” 七字,不仅写出了西北边疆戈壁沙漠黄沙莽莽,接天际海, 一派昏暗的迷蒙景象,摄住了西北边疆沙漠地带景色之魂,令人惊心动魄,并且还写出了地理条件之险恶。前面冠以“君不见”三字, 以特提呼唤语气出之,犹如爆竹骤响,突兀高远,又如狂风卷浪,有滔天之势,落笔不凡。如果说前三句写沙多,而后三句则写风大,在内容上由平沙写到狂风,在空间上, 由写天转入写地,在时间上则由白天转入黑夜,因而其诗歌形象也由视觉形象转变为听觉形象。景随时迁,读来颇觉真切。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诗人用“轮台”点明地点,用“九月”点明节令, 用 “夜”点明时间, 用 “吼”字来写 “风”。因为已入夜,所以不见风色, 只闻风声,着一 “吼”字更觉真实。这 “吼”字用得既形象又有力,它使我们马上联想起这狂风犹如千万头发怒的雄狮,在绝域边塞横冲直撞、呼号咆哮、震撼山岳,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 可谓一字千钧。接着便用具体的物象“碎石”来加以坐实。写“碎石”, 用“一川”写其多, 用 “如斗”写其大, 然而在肆虐的狂风吹动下,这斗大的碎石居然随风满地乱走。着一“乱”字, 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这当然是艺术上的夸张,却又是艺术真实。因为非如此,便不能更好地表现边塞的奇异风光,非如此,便不能更好地反映这次行军的千难万苦,衬托唐军将士万里出征不怕艰险的战斗风貌。
 
     如果说诗的开头几句写边塞的自然风貌,说明了“出师西征”条件的艰苦, 缴足了题中 “走马川”三字之义, 而 “匈奴”以下九句, 则正面叙写“出师西征”。其中前三句,交代出师的原因。“匈奴草黄马正肥”,是说到了秋天草黄马肥,正是敌人掠夺的好时机。据《史记·匈奴传》说:“秋,马肥,大会林,课校人畜。”这里的匈奴喻指播仙。“金山西见烟尘飞”,是说播仙已燃起了战火。金山,即今阿尔太山,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是突厥族所居之地”,而“金山西”则喻指播仙统治区。在诗人的笔下,虽然只说马肥,但因抓住了战前中常见的事物,也就能以点带面,显示出敌人的剽悍; 只说望见金山西烟尘飞扬,显示出播仙进犯时气焰嚣张,军情紧急,故接下去说:“汉家大将西出师,”也就是说封常清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安定边疆, 奉命出师西征。这句诗紧接在 “金山西见烟尘飞”之后,既点出封大夫出师的原因,显示了战争的正义性, 又巧妙地借对方的强大反衬了唐军的更加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使“汉家大将”的形象更加突出,使唐王朝的军队更威武雄壮, 显得所向无敌!后六句写唐军将士不怕严寒, 冒雪出征, 于严寒中写行军,见士气。在这里, 诗人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典型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将军金甲夜不脱”,枕戈待旦,夜不脱甲,足见军情之紧急,又见出将军的临战姿态,既不怯敌又严阵以待。只写将军而不写战士,而战士 “金甲夜不脱”自可想见。“半夜军行戈相拨”则不仅见军情之紧急,更见军纪之森严,军容之整饬。因为是“半夜”, 诗人也就不象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而写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那样,以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诗句去描写唐朝军旅队伍之逶迤,声势之浩大,只是写耳中所能听到的那不时发出的轻微的兵戈相撞的铿锵声。但透过这 “戈相拨”的细节, 又可想见这支队伍阵容宠大,士气高涨, 军纪严明,军容整肃,读之使人产生一种敬慕之情, 与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唐军白日出师一样,也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可以说是诗人的超人之处。“风头如刀面如割”,借人之感受,写寒风刺骨,用这种细节写边塞奇寒,远比用 “百丈冰”写严寒显得更真切。诗人不仅以 “风头如刀面如割”写行军途中之寒冷, 还用 “走马”“草檄”等细节,刻画塞外的奇寒。“五花”“连钱”为马名,以毛色花纹而得名。“马毛”二句写马匹疾驰于风雪中的情状。“汗气蒸”写战马飞奔, 照应前面 “金山”一句写军情紧急, “旋作冰”则写出了天气的奇寒。“旋”字用词准确,诗人抓住马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刻画, 以少胜多,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寒冷。后一句写幕中草檄时砚水结冰,既写出了边塞奇寒,又表现出了军队的活动。这里没有用歌颂的词语,而将士顶风冒雪,顽强行军的形象, 便展现在读者面前。
 
     结尾三句以虚带实,写“出师西征”的胜利。由于前边写了唐军力量的强大和将士的英勇顽强,这自然使人想到敌人要闻风丧胆,故作者接下去就: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作者使用一个“料”字, 说明这是估计之词,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做出的判断,并进而推论出唐军必胜,表示自己将在车师西门恭候大将凯旋。这样写虽然略去了战斗过程但内容并没减少, 而文字却更加简洁活泼。这个结尾, 以迎代送,既照应了诗题中的“奉送”二字, 又悬想出唐军必胜的结局,而这结局既出人意料之外, 又在人意料之中, 真可谓“匪夷所思, 奇险不测” (方东树语)。
 
       总之, 全诗多用衬托手法,笔姿挺秀, 想象丰富,造语奇特,写景则新奇秀拔,抒情则豪放奔腾,气势磅礴。加之句句用韵,三句一换韵的押韵方式,又造成了急促有力的节奏与激越豪壮的声调,从而奏出了典型的盛唐之音, 给人以力量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