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内容提要和背景解读

2022-10-09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杜牧《泊秦淮①》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③。
商女不知亡国恨④,隔江犹唱后庭花⑤。
 
 
[注释]
①秦淮:河名,秦代开凿的运河。发源于今江苏省句容县北及溧水县 的东南,从南京的东南流入城中,向西流去,注入长江。古代秦始皇闻金陵 (今南京市)有天子之气,遂开山引淮水,故名。两岸多妓院,河中多画舫(画 有彩画供游宴用的船只),乃风流繁华之地。
②烟: 烟霭,夜雾。笼: 笼罩。寒水:寒冷的水流,此处指秦淮河水。 月笼沙:指月光的白色与两岸的白沙相映衬难以区别。
③酒家: 酒店。
④商女: 卖唱助酒的歌妓。亡国恨:指陈后主自取灭亡之恨。
⑤后庭花: 为《玉树后庭花》曲名之简称。该词作者为陈后主陈叔宝 (公元583—589年在位),歌词内容极其艳丽。陈后主日夜耽于酒色,不理朝 政,终被隋所灭。
 
 
[内容提要1] 第一句就落笔不凡。晚秋的夜晚,轻烟淡雾笼罩着寒水,白色 的月光照耀着沙岸。两个“笼”字的连用,把烟水月沙融合为一体,勾画 出一种沉静的气氛。诗人今宵在秦淮河的画舫中过夜。对岸的酒家在大宴 宾客,红灯发出的光线映在水面上随波荡漾,管弦伴奏的歌声不时传入耳中。 游子的心情烦闷,在似听非听之间,猛然听清原来唱的是陈后主的《玉树后 庭花》。陈后主是六朝的末代皇帝,他通晓诗歌音律,过着荒淫奢侈的宫廷生 活,终于当了隋军的俘虏。当隋朝大军如潮水般袭来时,他仍一无所知,依然 沉醉于眼前的享乐,终于亡国。听到这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的曲调,又恰 在意想不到的故都,且值晚秋时节……诗中充满了感叹和深沉的忧思。当时 距陈国灭亡的时间已过了二百五十年。
 
[内容提要2] 
秦淮河,源出江苏省溧水县东北,向西流至南京市,入通济水门,横贯城中,西出三山水门,入长江,相传河道为秦时所浚,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在六朝时不仅是金陵城的核心所在,两岸市廛栉比,灯火万家,而且,它也是一条交通航道,米粮柴草,由锦绣富饶的鱼米之乡三吴地区,源源不断输入市区,所以古有“曲屈秦淮济万家”之称。同时,河道两岸歌楼舞馆,骈列两岸,画舫游艇,纷集其间,一向是金陵胜地。但是秦淮河毕竟是一条小河,源短流急,加以居民多年僦居两岸,河岸浸逼,河段束狭,在清朝中叶以后,事实上城内这一段秦淮河已不能通航,歌楼舞馆则已消声匿迹,今日秦淮河畔已成为游人休息、观览的场所,夫子庙前这一带石桥、流水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题解1】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名龙藏浦。旧传秦始皇至此,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七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实际此河为孙吴时所开。六朝时秦淮河是南京的天然屏障。自通济门至石头城,设有24座浮桥。五代杨吴筑城后,秦淮分为内外两支,城内秦淮两岸成为繁华的市区。此诗写夜泊秦淮,即地兴感,借荒淫纵乐而招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对晚唐社会作了讽谕和针砭。

【解题2】
此诗作年不详。秦淮: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东源出句容大茅山,南源出溧水东芦山,在秣陵关附近汇合北流,经今南京市区西人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故名。此诗中“秦淮”即指流经金陵城中的一段河流。六朝至唐,金陵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闹市区。诗人小舟夜泊秦淮河,听到歌女仍在唱陈后主时代的亡国之音,不禁感慨万千。诗中后二句隐含着诗人对国事的满腔忧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称此诗为“绝唱”,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凡例》称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作者】
杜牧(803—853),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少小博览群籍,太和二年(828)登进士第,又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历淮南节度使推官、左补阙、史馆修撰、比部员外郎,出为黄州、池州刺史,入为考功郎中、中书舍人。晚唐重要诗人,兼善古文辞赋,其诗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影响深远,有《樊川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