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18-05-09 可可诗词网-文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秦淮河是长江支流,源出江苏溧水县,横穿南京市流入长江。传说秦始皇时代为疏通淮水而开凿,因名秦淮。自六朝以来,秦淮河两岸是金粉繁华之地,青楼酒馆聚集。杜牧夜泊秦淮,所见所闻有感,写下这首著名绝句。
 
[2]“烟笼”二句:烟、月,互文,描写迷朦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岸沙。泊,停船靠岸。这里指停泊处靠近酒家。
 
[3]商女:卖唱的歌女。后庭花: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制歌曲《玉树后庭花》,其辞轻佻放荡,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翻译】薄烟笼罩着寒水淡月笼罩滩沙,
夜晚泊舟在秦淮河畔靠近酒家。
歌女哪知道亡国的痛苦和仇恨,
隔江还唱着靡靡之音《后庭花》。
 
【作者】 杜牧,此诗是吊古名篇,描写夜泊秦淮的所见,从当时社会风气的颓废,反映出唐王朝走向灭亡的趋势,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忧虑。
 
【背景】
     唐诗篇名。七绝。杜牧作。见《樊川诗集》卷四。秦淮,即秦淮河,源头分别出自句容大矛山和溧水东芦山,在秣陵关附近汇合北流,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入长江。横贯金陵之秦淮河为六朝以来的游宴胜地。此诗是作者夜泊秦淮河边时所作,抒写客中感慨:“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在耳闻歌女唱陈后主时流行之亡国之音所引起的嗟叹中,寓有对唐王朝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讽刺和对国事的忧虑。全诗构思巧妙,用字精当,且情景兼胜,神韵俱远。尤其“商女”二句,怀古寄慨,含蓄深婉,为传诵千古之名句。清代沈德潜评此诗曰“绝唱”(唐诗别裁》卷二○),并称之为唐人绝句中的“压卷之作”(《说诗晬语》)。
 
 
【赏读】
     起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秦淮夜景,已见凄凉之雾,弥漫笼盖,所谓景语正为情语者。次句“夜泊秦淮”承接上句,补足地点时间。“近酒家”,一方面见出诗人欲以酒浇愁情怀失意之态;一方面引出商女所唱及诗人所感的后两句,起承接转极妙。
 
    前两句皆铺垫服务于后二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诗表层意思是批评商女无情操,不晓亡国之痛,仍在浅斟低唱陈后主所作的《玉庭后庭花》。但若作此解,则又多一冤案。诗意所指,乃听曲之达官贵人耳!同时,诗中所暗示的沧桑兴亡的沉重感,亦深寓其间:“当日琼枝碧月之场,狎客传笺,纤儿按拍,何等繁荣!乃同此珠喉清唱,付与秦淮寒夜,商女重唱,可胜沧桑之感?独有孤舟行客,俯仰兴亡,不堪重听耳。”(《诗境浅说续编》)
 
 
【全诗鉴赏】
      这首七绝抒写夜泊秦淮闻歌而引起忧国伤时之感,表现了对晚唐国运深沉的忧虑。首句把凄冷的烟、月、寒水、岸沙组成迷朦、哀伤的意象;次句是过渡句,既点出题目地点,又把这凄冷的画面与近处酒家结合到一起,以便自然过渡到下文的诗意。后两句叙事和抒慨。明写商女,实写那些逐声卖笑、花天酒地的达官贵人、商贾巨富。诗人由听到《后庭花》,联想到陈后主的亡国,联想到国家的前途。诗人把内心的这些活动,浓缩在明白浅显的两句诗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唐的现实,历史和现实一线贯穿,寄寓着无限悲慨和辛辣的讽刺,意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