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022-12-30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背景】
  
    一首绝句,“四句皆对”,有些像律诗中间的两联,写得不好,很容易带来单调板滞的毛病。这首诗却写得形象丰美,神韵飞动,气势不凡,难怪成为万口流传的千古绝唱。探寻它之所以能收到如此巨大的审美效应,就在于诗人虽然写成了四句皆对,却又丝毫不给人以对仗的感觉(“不嫌其排”)。沈德潜所谓“骨高”,就是说写的开阔宏大,命意高远。诗人啸傲登临,高视阔步,景与情会,才一气呵成了这首对似不对的杰作。
 
  三层高阁的鹳鹊楼坐落在山西永济县的城楼上,下临由北直泻的黄河,地势高峻。诗人进入楼内,已是傍晚时分,举目远眺,淡淡的夕阳正挨着黄河西岸的峰峦缓缓下沉,给天空抹上几片晚霞;俯视城下,黄河正在脚底呼啸奔腾,想象它曲折远去,訇然流向大海的景象是何等壮观。这一联,一静一动,由实而虚,包涵了一个无比宽广的空间,展露出诗人坦荡的胸襟。但诗人游兴正浓,意犹未尽,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要登得更高,看得更远,于是便有了结尾的第二联。他兴致勃勃地要登上最高层,是为了穷尽千里之目。他要追上时光的步履,看到白日落下去的山那边的美好风光,看到黄河入海处轰隆澎湃的万千气象。他在不停地追求,不停地高吟,似乎要探寻出这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奥秘,这就把登临写景的诗提到哲理的高度,激发读者乐观向上的无穷情思,而诗人意气风发、潇洒出群的英姿也就矗立在我们眼前了。这第二联纯属虚写,而虚中含实,妙在用“欲穷”、“更上”前后呼应斡旋,使全诗显得意绪完整,酣畅流动。这种上下两句句意贯串的流水对,对疏通诗的意脉,化板滞为灵活方面是很有帮助的,用来收束全诗,为诗家所常用。
 
   中唐畅当也写了一首四句皆对的绝句《登鹳鹊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模物写景不能说不逼真,但这原应是律诗中的两联,独立成绝句,语势显得局促,似乎收束不住全诗,读来似断缯裂帛,缺少一种神韵,与王作相比,高下是不言自明的。
 
 
 
【全诗】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解】
 
 
鹳雀楼:一作鹳鹊楼,唐代名胜之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为登览胜地,唐人留诗者甚众,唯王之涣、李益、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此楼后为河水冲没,因于城角楼留匾以存其迹。后人或以王之涣所咏鹳雀楼即蒲州城西南角楼,殊误。这首诗为诗人登楼而作。
 
【注释】
 
(1)鹳:形状像鹤一类的鸟,常称鹳雀或鹳鹊。嘴长而直、尖而利。羽毛有白色、灰色或黑色, 常见为白鹳。生活在水边,以鱼虾为食。鹳雀楼:又作“鹳鹊楼”,故址位于山西蒲州(今 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道)府西南城上。楼有三层,前瞻中条山,下观大黄河,为登 临胜地。因处于黄河中段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故名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 时期(557—581),北周大将宇文护镇守蒲州,为军事瞭望之用,后经整修,工制壮丽, 遂成览景胜地。
 
(2)穷:极目。千里目:眺望极远之处的目力。
 
 
【译文】 落日依傍着远山天光辉煌,黄河冲涌起浪滔流入海疆。要放眼远眺尽览美景,唯有举步攀登向更高层楼迈上。
 
 
【赏析心得】
 
    盛唐诗人王之涣,出身名门,满腹诗书,却金榜无名、困顿一生。其诗雄浑豪放, “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名满天下。一个大好晴天的傍晚,他来到山西蒲州府城 西南城楼上,只见城上一楼矗起,面山临水、雄伟壮观,这就是鹳雀楼。拾级而上, 极目远眺,美景如画,大好风光,尽收眼底。诗人不觉脱口吟出千古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兴致勃勃,驻足欣赏。 他眼光恋恋不舍,跟随光华犹射的白日,白日又依依不舍,沿着远方巍巍的群山慢 慢滑落,直到完全看不见了,他才无限感叹地收住目光。然后,他又俯视楼下的不 尽黄河,只见它浊浪滔滔,滚滚而来。这时,暮色渐浓,山河景物逐渐模糊,但诗 人的想象力却得以充分发挥,望见奔腾而去,涛声隆隆的黄河之水,其河面由近及远, 由带变线,由线变点,最后也像落日一样,看不见了。但他知道,这汹涌的黄河流水, 最终都将注入东方大海。
 
   落日依山而尽,河水奔海而去,浓浓暮色之中,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思想 再度升华,悟到了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深邃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其中的道理,还有更深的涵意,那就是楼的高度和层数毕 竟有限,而人的思想境界,其高度、其“楼层”,却是无穷无尽的。鹳雀楼再高, 层数再多,站在其上,终究看不见高山背后的落日,望不见黄河注入大海。人只有 境界高了,视野才能开阔,心胸才能宽广。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融景、情、 理为一体,衔接无痕、天衣无缝,极其自然。前面寥寥十字,白日依依,高山巍巍, 长河滔滔,大海茫茫,奇景写尽,情寓景中:落日依恋群山,长河情注大海,情感 倾泻,写到极致。后面十字,理寓景情之中,意境开阔,哲理升华,激情昂扬,奋 发向上。夜已来临,意犹未尽,沉浸在诗境中的诗人,终于回到现实当中。吟完这 首绝句,他感到无限充实,对自己委顿坎坷的一生,也就完全释怀了。要知道,诗 人这时已过天命之年,《登鹳雀楼》不仅写的是夕阳,也是他人生的夕阳之作啊! 岁月如流,人生如日。生命仅是一个过程,人生追求的境界却至高无上。落日依恋 群山,长河追求大海,人生晚霞灿烂。诗人看见了,想到了,做到了。没过几年, 诗人安详离世。但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两诗,却雄居唐诗五绝、七绝之首, 千古流传不衰!
 
 
【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而望见的景色。写的景象壮阔,气势磅礴,有尺幅万里之势,而此楼之高迥,已见于言外。首句写西望,以“依山”作“尽”的状语,表现出随时间推移的动景,时空叠合,情景交融,“依”有“依傍”义,也有“依恋”义。遥望白日依傍绵延起伏的群山西行,似乎依依不舍,不愿沉没,而终于半沉、“尽”沉,这就赋予白日以深厚情感,而诗人留恋美好光景的襟怀,也曲曲传出。次句写东望,以“入海”作“流”的状语,表明黄河此刻未“入海”,但她奔流不息的目的是“入海”,这就赋予黄河以崇高理想,从而也表现了诗人的宏伟抱负。看吧:晚霞映照,河面上飞溅起万点金光,这条黄色巨龙,咆哮着奔向遥远的大海,诗人的目光,也被带到遥远的地方。当然,大海还是望不见的,而诗人的心,却早已飞向大海了。如果能看见海,那该有多好!于是水到渠成,转出三四两句。
 
   题目是登鹳雀楼,自应先叙登楼,如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之类。然而这是五绝,只二十字,必须字字挥发出最大效应,因而一开头便写楼头所见。所见之景已极阔大,但诗人犹不自满,因“欲穷千里目”而“更上一层楼”,登楼之意亦顺便点出。构思何等精巧!此楼共三层,从结句看出,首联乃一二层所见景象。特留最高层继续攀登,读者的精神境界亦随之继续飞跃。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视野如何,因二十字已用完,不能再写,也无须再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后两句既切鹳雀楼实境,又出于诗人的真实情感,兴象玲珑,非抽象说理,却蕴含深刻哲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为了眼界更宽,所见更远,就得层层攀登,向最高处迈进。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四句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说它“骨高”,当然不错。但四句皆对而不嫌其排的真正原因,乃在于两组对句各有特点。首联属正名对,以严整的对仗展现雄阔的景象,形式与内容高度谐合。然而次联如果仍用工对,便无流转之势,必流于板滞。作者改用流水对,“欲穷”、“更上”回环呼应,一气旋转,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