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一首广为传唱的著名边塞诗

2023-07-12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解1】
玉门关,一名小方盘城,在敦煌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汉武帝时置关,相传和阗玉经此输入中原,故名。关城方形如盘,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残垣高9.7米。和西南的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也是古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之地。站在关上,北望长城,如龙游瀚海,俯仰关外,大地苍茫,辽阔荒远,故此诗写玉门关有“春风不度”之语。此诗境界雄浑,感情深沉,历来被誉为“千古绝唱”。
 
【题解2】
 
唐王之涣的七言绝句。《凉州词》,唐代乐曲《凉州》的唱词。《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词》,题作《出塞》。选介第一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写征人出塞,途经凉州,西出玉门关,看到辽阔的山河,荒寒的塞外,怨春风不到玉门关以西。杨慎《升庵诗话》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里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此诗苍凉悲壮,委婉深刻,为久负盛名的佳作。
 
【全诗】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 ①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②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在今甘肃省武威县。仞:八尺。③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注释2】①凉州词:乐曲名。此诗题又名《出塞》。唐天宝乐曲,常以边地名,若《凉 州》《伊州》《甘州》之类。(《新唐书·礼乐志》)②羌笛:古羌族管乐器,长二尺四寸,《说 文》以为三孔,马融《长笛赋》以为四孔。怨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乐府诗集》 收有六朝至唐的《折杨柳》曲二十余首,多为伤离别之辞,多怀念征人之作。③玉门关: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后汉书·班超列传》:“不敢望到酒泉郡, 但愿生入玉门关。”
 
 
 
【逐句翻译】
 
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远远伸向那白云之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一座孤城耸立如万仞高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羌笛何须怨尤《折杨柳》曲调,
春风不度玉门关③。春风不会越过这玉门雄关。
 
 
【鉴赏】
 
《凉州词》,乐府诗题,即凉州曲调的唱词。本篇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调》,题作《出塞》。这篇名作,后人评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
 
对于王之涣之轶事,有过“旗亭画壁”的传说,此篇就是其中之一。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载曰(大意):
 
   唐开元间,与王之涣齐名的高适、王昌龄三诗人到 “旗亭” 饮酒,遇黎园优伶十多人在唱曲宴乐。三人就私下约定: 以伶人演唱名人的诗篇情形定诗名之高低。结果,三人的诗都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王之涣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使他高兴极了。三人大笑,醉饮竟日。
 
这些记载,不一定都可靠,但由此可知,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确已是当时传唱的名篇。
 
* * * *
 
这首诗,借边塞的特定环境,写出征人远戍边疆时的典型感受。全诗四句诗,句句精湛异常。
 
首句起于山川雄阔苍凉的描绘,画面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黄河远上白云间,
 
它抓住自下而上,由远及近地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把那大河写得波涛澎湃,摇摇曳曳地像一条宽大银带,直上云霄,神鬼飞跃,气象开阔。为什么有这种特别感受呢?因为诗人眺望的方向正好同黄河的流向相反,目的在于突出黄河之源远流长的悠悠仪态,表现了一种“静态美”。这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着眼点不同,李白诗是为了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一种“动态美”。
 
接着,诗人着重写出远戍征人处境的孤危。于是,诗之次句即摆出塞上的孤城——
 
一片孤城万仞山。
 
这里的万仞山,是“一片孤城”的地理背景。当然前句的“远上白云”的黄河,也是这座孤城的地理形势。如若把诗篇看成是一幅画的话,那前者是近景,后者为远景。这种“长川”与“高山”,正好映衬着孤城的地势险要和处境孤危。
 
这里的一片,并非常有的含义。是“一座”的意思,是唐人诗句中习见之语(如“一片孤帆”、“一片孤云”等)。“孤城”,常常与离人之愁诸联在一起。这样,在雄阔的边塞风光描绘中涂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为下边诗歌境界的转换作了铺垫。
 
以上两句,着重于写景,下边两句,则全力抒情:
 
先看第三句,借笛声以传情,诗意翻进了一层——
 
   羌笛何须怨杨柳?
 
这里的杨柳,不指植物杨柳,而是羌笛所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这一曲调的传开,就更加难抑远戍征夫的离愁思亲之情了。因为,这是一只“愁杀行客”的大悲调。据《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中记载,《折杨柳歌辞》有句云——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在唐代盛行“折柳赠别”的风尚,写别绪离情常常引入“杨柳”的物象(如王维的《渭城曲》等)。人们不仅看到“杨柳”会引出别愁,就是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也会令人离恨骤起。
 
此句之妙,还妙在:一是,不直接用调名《折杨柳》,而是用“怨杨柳”,这不仅化板滞为灵活,而且含义更加丰赡,既可看成“柳”,也可认为“曲”,两者兼而有之。二是,“何须怨”二字,本来羌笛传出的曲调是悲怨之曲,远戍征人的“离怨”,确确实实是很深的。但是,却以“何须怨”来宽解自己,诗思显得深沉含蓄,更加耐人寻味。
 
末句,正写了边地的苦寒,含有无任的乡思离情——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是一个春风吹不到的苦寒之地。正如李白《塞下曲》所说“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人们到这种地方戍守,又长期离乡别井,怎么不怀有深深的离恨呢?但是,这首诗不同于后期唐人边塞诗派的情思和格调。它虽然也极写了边地征人们不能还乡的怨情,然而写得悲中有壮,苍凉而慷慨,没有那种悲悲戚戚的飒颓情调。这正表现了王之焕同其他盛唐诗人一样,都怀有“盛唐精神”,显出盛唐的时代特征。从“何须怨”三字的遣使,不仅仅说明艺术手法上的曲折有致,而且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们是懂得卫国保疆的重大责任的。因此,才有这个似乎不合人情的“何须怨”的自我解慰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