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齎”·通假字

    《说文》:“赍,持遗也。”赍,拿东西送给别人。《仪礼·聘礼》:“又赍皮马。” 1.通“資” zi 〔例一〕 《周礼·天官·典枲》:“掌布缌缕紵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投赍。”注:“赍作资。”赍通“资”,钱财。 〔例二〕 《史记·陈丞相世家》:“平既娶张氏女,赍...

    “齍”·通假字

    《说文》:“齍,黍稷器,所以祀者。”齍,盛黍稷的祭器。《周礼·天官·九嫔》:“凡祭祀,赞玉齍。”注:“玉齍,玉敦,受黍稷器。” 通“粢” zi 〔例一〕 《周礼·春官·世妇》:“帅六宫之人共齍盛。”齍盛,即“粢盛”,《左传·桓公六年》:“粢盛丰备。”注:“黍稷...

    “齊”·通假字

    《说文》:“斋,戒絜也。”斋,古代祭祀前整洁身心,以示虔敬。《吕氏春秋·正月纪》:“天子乃斋。”注:“《论语》曰:‘斋必变食,居必迁坐,自禋洁也。’” 1.通“齊” qi 〔例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斋庄。”斋庄即“齐庄”,《礼记·缁衣》:“心庄则体...

    “齊”·通假字

    《说文》:“齐,禾麦吐穗上平也。”引申为整齐。《庄子·马蹄》:“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1.通“臍” qi 〔例一〕 《左传·庄公六年》:“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注:“若齧腹脐,喻不可及。...

    “鼠”·通假字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鼠,动物名。属哺乳类。《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通“癙” shu 〔例〕 《诗·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无言不疾。”笺:“鼠,忧也。”鼠通“癙”,本为一种疾病,这里引伸为忧思。 鼠,书母、鱼部;癙,书母、鱼...

    “鼙”·通假字

    《说文》:“鼙,骑鼓也。”一说军鼓。《礼·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通“鞞”“琵” pi 〔例〕 元杨维桢《铁厓逸编·鼙婆引》:“梅卿马上弹鼙婆,鹍弦振枨金逻沙。”鼙婆亦作“鞞婆”,《法苑珠林·妖怪引证》:“乃掘昨夜应处,果得老蝎,大如鞞...

    “鼓”·通假字

    鼓,乐器。圆柱形,中空,两面蒙皮,击之发声。《尚书·胤征》:“瞽奏鼓。” 通“瞽” gu 〔例〕 《大戴礼记·保傅》:“鼓夜诵诗。”《汉书·贾谊传》作“瞽史诵诗”。鼓夜,即“瞽史”。鼓通“瞽”。瞽史,官名:瞽,乐官;史,太史,掌阴阳记事。 鼓,见母、鱼部;瞽,见...

    “鼂”·通假字

    《说文》:“鼂, 匽鼂也。读若朝。”匽鼂,虫名。” 1.通“朝” zhao 〔例一〕 《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鼂通“朝”,早晨。 〔例二〕 《汉书·严助传》:“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鼂不及夕。”鼂即“朝”。《左传·昭公元年》:“...

    “鼋”·通假字

    《说文》:“鼋,大鼈也。”鼋,背青黄色,头有疙瘩的癞头鼋。《礼记·月令》:“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 通“蚖” yuan 〔例〕 《国语·郑语》:“(漦)化为玄鼋,以入于王府。”韦昭注:“鼋或为蚖。蚖,蜥蜴也,象龙。”鼋通“蚖”,蜥蜴。 鼋,疑母、元部;蚖...

    “黽”·通假字

    《说文》:“黽,鼃黽也。”《尔雅·释鱼》:“鼁、蟾诸,在水者黽。”注:“黽,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鸭。”黽,金线蛙。 1.通“澠” mian 〔例一〕 《史记·商君列传》:“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黽池。”《索隐》:“郑黽池者,时澠池属郑县也。”黽池,即“澠池...

    “黻”·通假字

    《说文》:“黻,黑与青相次文。”黻,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疏:“黻为两己相背,谓刺绣为两己字相背也。《考工记》云:‘黑与青谓之黻,刺绣为两己字,以青黑线绣也。’” 1.通“韍” fu 〔例〕 《左传·...

    “黳”·通假字

    《说文》:“黳,小黑子。”段注引《汉书》注:“吴楚谓之誌。誌,记也。” 通“瑿” yi 〔例〕 《汉书·郊祀志》下:“陨石二,黑如黳。”黳通“瑿”,黑色的玉石。 黳,影母、脂部;瑿,影母、脂部。影母双声,脂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黭”·通假字

    《说文》:“黭,果食黭黯黑也。”黭,深黑色。 1.通“奄” yan 〔例〕 《荀子·强国》:“黭然而雷击之。”注:“黭然,卒至之貌。”段注:“此假借字也。”黭通“奄”,突然。 黭,影母、侵部;奄,影母、谈部。影母双声,侵、谈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闇” an 〔...

    “黮”·通假字

    黑色。《淮南子·主术》:“问瞽师曰:‘白素何如?’曰:‘缟然。’曰:‘黑何若?’曰:‘黮然。’” 1.通“葚” shen 〔例〕 《诗·鲁颂·泮水》:“食我桑黮,怀我好音。”传:“黮,桑实也。”黮通“葚”,桑葚。 黮,定母、侵部;葚,船母、侵部。定、船准双声,侵部迭...

    “黨”·通假字

    《释名·释州国》:“五百家为党。”党,古代一种地方基层组织。《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通“儻” tang 〔例一〕 《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通“傥”,偶然。 〔例二〕 《史记·淮阴侯列传》:...

    “點”·通假字

    《说文》:“點,小黑也。”点,小黑点。段成式《酉阳杂俎·黥》 :“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跡。”此指脸上黑斑。 通“玷” dian 〔例一〕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而晧更怪其书之垢,故又诘曜。曜对曰:‘囚撰此书,实欲表上,惧有误谬,数...

    “默”·通假字

    《说文》:“默,犬暂逐人也。”段注:“假借为人静穆之称。”《尚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 1.通“墨” mo 〔例〕 《孔子家语·正论》:“贪以败官为默,杀人不忌为贼。”默,《左传·昭公十四年》作“墨”:“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注:“...

    “黎”·通假字

    《尔雅·释诂》:“黎,众也。”《诗·大雅·桑柔》:“民靡有黎,具祸以烬。”传:“黎,齐也。”疏:“黎,众也。众民皆然,是齐一之义。” 1.通“耆” qi 〔例一〕 《国语·吴语》:“今王播弃黎老,而(近)孩童焉比谋。”注:“鲐背之耇称黎老。”黎老,《国语·吴语》...

    “黄”·通假字

    《说文》:“黄,地之色也。”《易·坤》:“天玄而地黄。” 1.通“皇” huang 〔例〕 宋张耒《哀伯牙赋》:“《折杨》、《黄华》,巷歌里曲。”黄华,即“皇荂”,《庄子·天地》:“大声不入于里耳,《折杨》、《皇荂》,则然而笑。”《释文》:“荂又作华,音花。……...

    “麾”·通假字

    《说文》作“”,云:“,旌旗,所以指也。”《通训定声》:“字亦作‘麾’。”指用作指挥的将旗。《周礼·春官·巾车》:“建大麾。” 1.通“挥” hui 〔例一〕 《尚书·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麾通“挥”,指挥。 〔例二〕 《后汉书·公孙瓒传》:“...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