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麩”·通假字

    《说文》:“麸,小麦屑皮也。”《齐民要术·大小麦》:“青稞麦,……磨尽无麸。” 1.通“...

    “麤”·通假字

    《说文》:“麤,行超远也。”段注.“鹿善惊跃,故从三鹿,引伸之为卤莽之称。”《文...

    “麟”·通假字

    麒麟,传说中的仁兽。《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1.通“驎” lin 〔例〕 杜甫《骢马行》:“肯使麒麟地上行。”麒麟,即“骐驎”。《商君书·画策》:“骐驎騄駬,每一日走千里。”麟通“驎”。骐驎,良马名。 麟,来母、真部;驎,来母。真...

    “麗”·通假字

    《说文》:“丽,旅行也。”丽,并驾而行。《周礼·夏官·校人》:“丽马一圉,八丽一师。”注:“丽,偶也。” 1.通“驪” li 〔例一〕 《吕氏春秋·上德》:“晋献公为丽姬,远太子。”丽姬,《史记·龟策列传》作“骊姬”:“献公贪骊姬之色。”丽通“骊”。骊姬,春秋...

    “麒”·通假字

    麒麟,传说中的仁兽。《礼记·礼运》:“凤皇、麒麟,皆在郊棷。” 通“騏” qi 〔例〕 杜甫《骢马行》:“肯使麒麟地上行。”麒麟,即“骐驎”,《战国策·齐策》:“世无骐驎騄耳,王之驷已备矣。”麒通“骐”。骐驎,古良马名。 麒,群母、之部;骐,群母、之部。群母...

    “麋”·通假字

    《说文》:“麋,鹿属。”麋,麋鹿。《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1.通“” mi 〔例〕 《素问·气厥论》:“上为口麋。”麋通“”,本义为碎糠,此引伸为碎、烂。 糜,明母、脂部;,明母、歌部。明母双声,脂、歌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

    “麇”·通假字

    《说文》:“麋,麞也。”麇,鹿属,即獐。《左传·哀公十四年》:“逢泽有介麇焉。” 通“稛” kun 〔例〕 《左传·哀公二年》:“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罗无勇,麇之。”注:“麇,束缚也。”麇通“稛”,捆绑。 麇,见母、文部;稛,溪母、文部。见、溪旁纽双声,文部迭...

    “麃”·通假字

    《说文》:“麃,麞属。”《史记·武帝本纪》:“其明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集解》:“韦昭曰:‘楚人谓麋为麃。’” 1.通“皫” piao 〔例〕 《礼记·内则》:“鸟麃色而沙鸣,郁。”《释文》:“麃,本又作皫。”麃通“皫”,鸟羽变色。 麃,並母、宵部;皫,滂母...

    “鹿”·通假字

    《说文》:“鹿,鹿兽也。”鹿,兽名,鹿科动物的通称。《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通“麓” lu 〔例〕 《春秋谷梁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林属于山为鹿。”鹿通“麓”,山足。 鹿,来母、屋部;麓,来母、屋部。来母双声,屋部迭韵...

    “鹽”·通假字

    食盐。《管子·海王》:“十口之家,十人食盐。” 通“豔” yan 〔例〕 《礼记·郊特牲》:“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以观其不犯命也。”注:“盐读为艳,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艳之,观其用命不也。”盐通“艳”,羡慕。 盐,余母、谈部;艳,余母、谈部。余母双声,谈部迭韵,...

    “鹵”·通假字

    《说文》:“鹵,西方碱地也。”鹵,碱地。《易·兑》:“其于地也,为刚鹵。” 1.通“鲁” lu 〔例一〕 《风俗通义·过誉》:“(段)辽叔太子名旧,才操鹵钝。”鹵钝,即“鲁钝”,鹵通“鲁”。鲁钝,拙笨、迟钝。 〔例二〕 《抱朴子·勗学》:“经术深则高才者洞逸,鹵钝...

    “鸞”·通假字

    《说文》:“鸾,亦神灵之精也。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鸾,凤凰一类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通“鑾” luan 〔例一〕 《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鸾通“銮”,铃。 〔例二〕 《文...

    “鷖”·通假字

    《说文》:“鹥,凫属也。”鹥,鸥。《诗·大雅·凫鹥》:“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 通“...

    “鶬”·通假字

    《说文》:“鸧,麋鸹也。”段注:“……司马彪云:‘鸧似雁而黑。’” 1.通“鎗” qiang 〔例〕 《诗·周颂·载见》:“鞗革有鸧,休有烈光。”鸧通“ ”,在器物上镶嵌金银等饰物。 鸧,清母、阳部; ,清母、阳部。清母双声,阳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鏘” qi...

    “鶾”·通假字

    鸟名。通“翰”,赤羽的山鸡。《尔雅·释鸟》:“鶾,天鸡。”注:“鶾鸡赤羽。《逸周书》曰:‘文鶾若彩鸡,成王时蜀人献之。’” 通“翰” han 〔例一〕 《尔雅·释鸟》引《逸周书》:“文鶾若彩鸡。”今《逸周书·王会》作“文翰者若臯鸡”。鶾通“翰”,赤羽的山...

    “鹤”·通假字

    鸟名。鹤科各种禽类的统称。《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通“翯”he 〔例〕 《孟子·梁惠王》上:“《诗》云:‘麀鹿濯濯,白鸟鹤鹤。’”鹤鹤,《诗·大雅·灵台》作“翯翯”:“麀鹿濯濯,白鸟翯翯。”鹤通“翯”。翯翯,洁白的样子。 鹤,匣母、...

    “鶡”·通假字

    鹖鸡。《山海经·中山经》:“(煇诸山)其鸟多鹖。”注:“似雉而大,青色有毛,勇健,斗,死乃止。” 通“”jie 〔例〕 《汉书·循吏传》:“时京兆尹张敞舍鶡雀飞集丞相府。”注:“此鹖音芥,字或作,此通用耳。”鹖雀,即“雀”,鸟名。鹖通“” 鹖,匣母、月部;,见母、...

    “鵲”·通假字

    鸟名。俗称喜鹊。《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通“” que 〔例一〕 《礼记·少仪》:“守犬、田犬则授摈者,既受,乃问犬名。”注:“畜养者当呼之名,谓若韩卢宋鹊之属。”宋鹊,即“宋”,《广雅·释兽》:“韩卢、宋,犬属。”《疏证》:“《初学记...

    “鵠”·通假字

    《说文》:“鹄,黄鹄也。”鹄,天鹅。《庄子·天运》:“夫鹄不日浴而白。” 通“鶴” he 〔例一〕 《后汉书·袁谭传》:“瞻望鹄立。”鹄立,即“鹤立”,《文...

    “鸿”·通假字

    《说文》:“鸿,鹄也。”鸿,大雁。《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传:“大曰鸿,小曰雁。” 1.通“洪” hong 〔例一〕 《史记·河渠书》:“《夏书》曰:‘禹抑鸿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索隐》:“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鸿...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