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楔”,接合之木(楔子)。 《文...
1.通“摎”,求。 《文...
通“满”,渗出貌。 《庄子·人间世》:“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云:“樠,谓脂出樠樠然也。”...
通“扬”,抛。 《乐府雅词拾遗(下)·南歌子》:“偏他不肯大家行,样下扇儿拍手引流萤。”元乔圭《折桂令·荆溪即事》:“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鸟鼠当街。”...
通“慽”,悲戚。 清毛奇龄《殉难录引》:“聆曩时所称诸君子者,槭然动於心,嗟乎! 诸君子不朽矣。”...
通“敛”,收拢,聚集。 《农政全书·农器·禾钩》:“和钩,敛禾具也。……农人将芟倒禾或草用此匝约之成稇,则易于就束,比之手槤甚速便也。”...
1.通“...
通“瞟”,紧紧盯...
1.通“摽”。 《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预若江花标落,长无 萼之晖。” 2.通“摽”,击;击杀;掷;剌;引申为砍、割。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曹刿请盟,桓公遂与之盟。已盟,标剑而去。”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奉人的命,差人去标了白士中首级。”又...
1.通“幖”,立木为表,繫彩其上。按:標,本义为树梢。 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晋郭璞《江赋》:“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 2.通“鏣”、“镖”,兵器。 《玉海》一三九《兵制·咸平广捷兵》:“宋咸平五年正月甲寅,置广捷兵五指挥。先是帝闻...
通“漕”,水道,沟渠。 《宋史·河渠志(一)》:“十月水落安流,复其故道,谓之‘复槽水’。”又《孟珙传》:“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
通“樁”,撞,撞击。 《晋书·宣帝纪》太和元年:“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椿其心。”一作“樁”。...
通“錔”,套;套子。 宋淮海野人《澹山杂识·狱囚自脱枷杻》:“可速往取笔榻子,榻其两中指。”...
通“磕”。 《敦煌变文集·齖 书》:“将头自榼,竹(築)天竹(築)地。”...
[槺梁]kangliang 同“”,屋宇空阔处。 《文...
通“搶”,碰撞。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按:一本作“抢”。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按:《汉书·司马迁传》文同。)...
通“根”。按:“根”、“银”均从“艮”得声,“槿”、“鄞”均从“堇”得声,“银”与“鄞”音同,故知“根”“槿”古音当亦相近(或相同)。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德经》:“是谓深槿固氐(柢),长生久视之道也。”按:今本《老子》“槿”作“根”。...
通“楔”,楔子。按:“榍”之本义为门限(见《说文》)。 《续传灯录》十二《香山法成禅师》:“初僧家语个解粘去缚,拔榍抽钉,已是犯锋丧手。”...
通“核”,果核(参看《集韵》)。 《文...
1.通“篝”,篝火。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構”,叚(假)借为‘篝’。” 《汉书·陈胜传》:“夜構火,狐鸣。”按:《史记·陈涉世家》作“夜篝火”。 2.通“勾”。構结,即“勾结”。 《魏书·夏侯道迁传》上表:“会有萧衍使吴公之至,知臣怀诚,将归大...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