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楯(一)”·通假字

    通“盾”,古代兵器。 《左传》定公元年:“(乐祁)献杨楯六十於(赵)简子。”又:“以杨楯贾祸,弗可为也已(矣)。”《孙子·作战》:“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小去其六。”《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楯者……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新唐书·百官志(三)》:“方相...

    “槌”·通假字

    通“搥”、“捶”,敲,击。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朱汉)收得(韩)馥大儿,槌折两脚。”《玉台新咏》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一本作“搥”。...

    “楖”·通假字

    通“櫛”,梳篦之总称(参见《集韵》)。 《庄子·庚桑楚》“简髪而櫛”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作“楖”(名词用作动词)。...

    “楷”·通假字

    通“锴”。按:《广雅·释诂》:“锴,坚也。” 三国魏刘邵《人物志·體别》:“彊楷坚劲。”按:清王念孙据此谓“楷”与“锴”通(《广雅疏证》卷一下)。...

    “楞(二)”·通假字

    通“棱”,棱角。 《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唐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铠有楞角。”明佚名氏传奇《玉环记》十六:“好似温元帥手裏七星磓,楞楞角角人惊怕。”又《范张别皋》:“我是温元帥手内七星槌,有些楞角人才怕。”...

    “楞(一)”·通假字

    通“愣”,发呆,失神。 晋干宝《搜神记》四《胡母班》:“班惊楞,逡巡未答。”本亦作“愣”。...

    “楊”·通假字

    1.通“揚”。 《战国策·魏策(一)》:“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杨之醜者而参验之。” 2.通“揚”,激扬。按:《广雅·释言》:“杨,扬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木部》:“杨,古假‘杨’为‘扬’,故《诗·杨之水》毛曰:‘杨,激扬也。’”按:今本《诗》作“扬”。 汉刘...

    “楝”·通假字

    通“揀”。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是身无我为如火:譬如大火,我朝终无。热性週遍,有何差殊?若夜起得,悉平等,不以玉石金土,一等燋热;楝甚大地山河,一时倾灭。”...

    “楔”·通假字

    通“”、“锲”,刻。 《大戴礼记·劝学》:“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按:《荀子·劝学》作“锲”。...

    “榆(四)”·通假字

    通“输”,泻。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榆,叚(假)借为‘输’。” 《太玄·莹》:“植表施景,榆漏率刻。”范望注:“榆,犹寫(瀉)也。”...

    “榆(三)”·通假字

    通“逃”,逃跑。 《墨子·备蛾傅》:“县火复下,敌人甚病,敌引哭而榆。”清孙诒让间诂:“俞(樾)云:‘哭,当作“师”。《说文·币部》“师”,古文作“ ”,形与“哭”相似,故“师”误为“哭”也。’案:俞说近是。‘榆’‘去’音不甚近,疑当为‘逃’之借字。古‘兆...

    “榆(二)”·通假字

    通“緛”,缩短。 《管子·幼官》:“十二始寒,尽刑;十二小榆,赐予。”赵守正注:“榆,通‘緛’,盈緛,即盈缩。……指白日时间见短。”...

    “榆(一)”·通假字

    1.通“渝”,变化。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陈轸章》:“魏王胃(谓)韩倗、张义(仪):‘煮棘(棗)将榆,齐兵有(又)进,子来救寡人可也,不救寡人,寡人弗能枝(支)。’” 2.通“揄”,泻。 汉扬雄《太玄·莹》:“植表施景,榆漏率刻。”范望注:“榆,犹...

    “棰”·通假字

    1.通“捶”,敲打。按:《说文》:“捶,以杖击之也。” 《荀子·儒效》:“笞棰暴国,齐一天下。”晋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明季稗史·烈皇小识》卷五:“数其罪,三棰杀之。” 2.通“箠”,马鞭,鞭子。按:《正字...

    “楫”·通假字

    通“辑”、“集”,聚集。 《尚书·舜典》:“辑五瑞。”按:《汉书·倪宽传》唐颜师古注引作“楫五瑞”。(五瑞,公、侯、伯、子、男之瑞玉。)《吕氏春秋·明理》:“其气……有若水之波,有若山之楫。”陈奇猷校释:“有若山之楫,犹言有如山之聚集,即一簇山峰之象。...

    “椵”·通假字

    通“枷”,繫犬具。 《周礼·地官·封人》“设其楅衡”汉郑玄注:“衡设於鼻,如椵状也。”唐贾公彦疏:“汉时有置於犬之上谓之椵。”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汉时繫犬之具,有曰椵者。”...

    “楗(二)”·通假字

    通“蹇”,马跛行貌。 《周礼·冬官考工记·輈人》:“终日驰骋,左不楗。”汉郑玄注引杜子春曰:“楗,读为‘蹇’。左面不便,马苦蹇;輈调善,则马不蹇也。”...

    “楗(一)”·通假字

    通“键”。 宋释道潜《参寥诗钞·送琳上人还杭》诗:“金槌叩天玄楗廓,玉电激海明珠高。”...

    “楺”·通假字

    1.通“揉”。 《汉书·刘向传》:“邪正杂楺。” 2.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淮南子·氾论训》:“楺轮建舆,驾马服牛。”...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