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響”。 《庄子·秋水》:“证曏今故。”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曏”犹“应”。...
1.通“嚮(向)”,嚮(向)往。 《庄子·秋水》:“知量无穷,证曏今故。”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曏,许亮反。崔云:‘往也。’” 2.通“嚮(向)”,对着,朝向。 《仪礼·乡射礼》:“主人以觯適西阶上酬大夫。”唐贾公彦疏:“其既实觯进而西南面立,曏所酬。”...
通“歷”。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擿(適)来巡曆诸馀狱,问者咸言称不是。”又《维摩诘经讲经文》:“持五掇而此土化缘,杖六镮而他方戏曆。”...
1.通“”,皮肤坼裂。 《战国策·楚策(一)》:“於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谿,跖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 2.通“剥”。按:暴,《集韵》北角切,入声,觉韵;今音“bo”。 《史记·孙吴传赞》:“以刻暴少恩亡其驱。”《汉书·匡衡传》:“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
通“曝”,晒。按:暴,《广韵》蒲木切,入声,屋韵;今音“pu”。按: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暴’之本义为晒米,因之凡暴物於日谓之暴,俗增日旁作‘曝’。” 《管子·乘马》:“经暴布召百两当一镒。”按:清张佩纶谓“经”当作“絟”,絟布即细布。近人闻一多谓“絟...
通“墓”。 《敦煌杂录·佛说诸经杂缘喻因由记》:“其夜被劫暮人来暮而入。”...
通“卒(猝)”,突然;疾速。按:“淬火”之“淬”,今与“暂”音近。淬,从水卒声;猝,从犬卒声。故“暂”与“卒(猝)”得通借。按:《说文·大部》:“默,犬逐暂人也。”又穴部:“突,犬从穴中暂出也。”“暂”作“卒〔猝〕”,明训如此。又《广雅·释诂》:“暂,猝也。...
通“漸”。 《尚书·盘庚(中)》:“暂遇(愚)姦宄。”...
通“慚”。按:今吴语亦有“暂”、“慚”同读一音(san删)者,当为古音遗存,故两字古音相同或相近,得以通假。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深生(深)暂愧岂敢忘恩?”...
通“褻”,狎习相慢。按: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暬’与‘亵’同义,今则‘亵’行而‘暬’废矣。” 《诗经·小雅·雨无正》:“曾我暬御,僭僭日瘁。”毛传:“暬御,侍御也。”...
1.通“怅”。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剧一折〔寄生草〕曲夾白:“打着你,你可怨畅麽?”《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做下的事,是先夫日前所为,非干我事。如今怕你怨畅我,特地来分说明白了,我去也甘心。”《水浒》第六十二回:“你不要怨畅,我们相帮你走。” 2.通“鬯”...
通“长”。 《诗经·秦风·小戎》:“文茵畅轂,驾我骐馵。”毛传:“畅毂,长轂也。”...
通“觴”,斟酒而饮。 《战国策·韩策(二)》:“严遂乃具酒觴聂政母前。”按:《史记·刺客列传》“觴”作“畅”。...
通“昌”,昌盛。 《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汉王充《论衡·效力》:“草木畅茂。”...
通“皓”,白:洁白。按:暠,《集韵》下老切,上声,皓韵;今音“hao”。 《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其《大人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鸟为之使。”《文...
1.通“塈”,息。按:《小尔雅·广言》:“塈,息也。” 唐柳宗元《天对》:“卒燥中壄(野),民攸宇暨。”蒋之翘注:“暨,一作‘塈’。” 2.通“及”(连词),与;或作介词。按:参看徐仁甫《广释词》卷五。 《尚书·尧典》:“帝曰:‘咨汝羲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
通“忞”,闷,郁闷。 按:《尔雅》:“暋,强也。”暋,强悍。 《庄子·外物》:“心若县(悬)於天地之间,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注:“慰,郁也。 暋,闷也。”清王先谦集解:“乍慰乍暋乍沈乍屯,李云:‘暋,闷也。’”...
通“勉”,勉力。 《尚书·盘庚(上)》:“不昬作劳。”汉郑玄注:“‘昬’读为‘...
通“轨”,轨道。按:《说文》:“晷,日影也。”晷,与“轨”音同义通。 《汉书·叙传(下)》:“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十五》:“晷,即‘轨’字。轨,道也。五星同道,谓高帝元年,五星聚东井也。《淮南子·本经篇》:‘五星循轨,而不失其...
通“致”。张智,即“张致”,装模作样。 《竹叶舟》一行童白:“你看中间一个老秃厮,左边一个牛鼻子,右边一个穷秀才,攀今揽古的,比三教圣人还张智嘿。”...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