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栏目
  • 通假字
  • “時(十二)”·通假字

    通“处”。按:今方言中“時”、“处”音亦相近,当是古音遗存。 《庄子·逍遥游》:“犹時女也。”司马彪注:“时女,犹处女也。”...

    “時(十一)”·通假字

    通“以”。按:“時”、“以”为之部叠韵字。 《诗经·大雅·荡》:“不明尔德,時无背无侧;尔德不训,以无陪无卿。”按:《汉书·五行志》作“尔德不明,以亡陪亡卿;不明尔德,以亡背亡侧。”...

    “時(十)”·通假字

    通“之”(指事之词)。 《周易·随象传》:“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時。”按:王肃本、陆绩本“時”作“之”。...

    “時(九)”·通假字

    通“使”。 《白虎通·灾变》:“尧遭洪水,汤遭大旱,命运時然。”...

    “時(八)”·通假字

    通“伺”,等待;伺候;窥伺,伺察;伺机。按:《广雅·释言》:“時,伺也。”按:“時”、“伺’同属之韵,故得通假。 《周易·归妹》:“归妹愆期,迟归有時。”王弼注:“愆期迟归,以待時也。”《尚书·君奭》:“君已曰時我。”《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時(七)”·通假字

    通“司”,掌管;主管。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时,叚(假)借为‘司’。” 《庄子·齐物论》:“见卵而求時夜。”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崔譔曰:“時夜,司夜,谓鸡也。”...

    “時(六)”·通假字

    通“跱”,停止。按:《广雅》:“跱,止也。”止息,停止。 《诗经·大雅·緜》:“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時亦止也,古人自有複语耳。”高亨《诗经今注》:“時,借为‘跱’,停住,与‘止’同意。”...

    “時(五)”·通假字

    通“持”,守。 《管子·乘马数》:“齐功力而地田相员,此国策之時守也。”闻一多集校:“時,读为‘持’。持,亦守也。”...

    “時(四)”·通假字

    1.通“特”,特意。按:“時”、“特”均从“寺”得声,古当可声同义通。 《敦煌变文集· 山远公话》:“但贫道从雁门而来,時投此山,住持修道。”蒋礼鸿通释:“这裏的‘時’,……应作‘特意’解,文意(才)恰当。”《旧唐书·姚崇传》:“其冬曲赦京城,敕文時标诲名,...

    “時(三)”·通假字

    通“待”。按:据章炳麟《二十三部音准》和黄侃《古本音》,“時”的古音与“待”同,二字均从“寺”得声。郭在贻云“時”、“待”古同音(见其《训诂学》第100页)。一说古无舌上音,“時”、“待”均在端母,为双声通假。一说“時”、“待”均从“寺”得声,古韻都...

    “時(二)”·通假字

    1.通“侍”,侍奉;侍候。 宋陈亮《何少嘉墓志铭》:“仲兄大雅以疾不涉事,少嘉時其起居,使得徜以自养疾。” 2.通“是”(“是非”、“是否”之“是”)。 《诗经·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時维妇寺(侍)。”又《生民》:“時维姜嫄。”《晏子春秋·问》:“先其难乎...

    “時(一)”·通假字

    1.通“塒”。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鸡棲于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時,如字,本亦作‘塒’,音同……業墙以栖鸡。” 2.通“蒔”,移植;栽种。 《尚书·舜典》:“播時百穀。”郑注读“時”为“蒔”。《史记·五帝本纪》:“播时百穀。”《诗经·周颂·...

    “晐”·通假字

    通“该”、“赅”,兼覆,具备,齐备。 《国语·吴语》:“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箒,以晐姓於王宫。”注:“晐,备也。姓,庶姓。《曲礼》曰:‘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

    “晈”·通假字

    通“皎”。晈晈,即“皎皎”,明亮,洁白。 《楚辞》战国楚屈原《九歌·东君》:“抚余马兮安驱,夜晈晈兮既明。”宋洪兴祖补注:“晈字从日,与‘皎’同。”《楚辞》汉严忌《哀时命》:“形体白而质素兮,中晈洁而淑清。”按:晈,通作“皎”。...

    “昫”·通假字

    通“煦”,温恤。 《淮南子·原道训》:“昫妪覆育。”...

    “昨(二)”·通假字

    1.通“...

    “昨(一)”·通假字

    通“祚”。 《尔雅·释天》:“夏日复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昨,本作‘祚’。”...

    “昳”·通假字

    通“艳”,光艳;美丽。按:昳(die迭),本指日落。 《战国策·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馀,而形貌昳丽。”(一本作“容貌昳丽”。)...

    “映”·通假字

    通“荫”,遮蔽。按:或曰“映”通“隐”,隐藏,隐蔽。按:《说文新附·日部》:“映,隐也。” 南朝宋谢灵运《江妃赋》:“出月隐山,落日映屿,收霞敛色,迴飇拂渚。”(《初学记》十九)按:“映”“隐”互文见义。又《石壁精舍还湖中》诗:“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昵(二)”·通假字

    通“祢”,父庙。 《尚书·高宗肜日》:“典祀无丰于昵。”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云:“昵,考也,谓祢庙也。”...

    Copyright © 2002-2030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