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应酬, 多不经思, 一向任情做去, 所以动多有悔。 若心头有一分检点, 便有一分得处。 智者之忽, 固不若愚者之祥(详) 也。

人在交往的时候, 往往不经过反复思考, 只是一味尽情地去做, 所以做得多了会有后悔之事。 如果在内心里存一分检点, 就能得到一分益处。 聪明人的疏忽, 当然不如愚笨人的慎重。...

当急遽冗杂时,只不动火,则神有余而不劳,事从容而就理。一动火, 种种都不济。

在匆忙杂乱的时候,只要不着急,那么精神充沛而不觉辛苦,事情就能办得从容而符合道理。 一发起火来, 那么什么事都办不成了。...

事到手, 且莫急, 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 切莫缓, 便要急急行。

事情到手之后, 先别急, 要仔细地想一想; 想好了之后, 千万不要慢慢腾腾, 要抓紧去做。...

欲事之合理诚难,但细微处一一能谨,或少过举矣。

想要把事情办得合乎情理确实很难, 但如果在一些微小的事情上都能做到谨慎小心, 或许可以减少有过失的举动。...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理不明,则不能辨别是非;心不公, 则不能裁度可否。 惟理明心公, 则于事无所疑惑, 而处其当矣。

看事情贵在明白道理,办事情贵在出以公心。不明白道理,就不能辨别是非;不出以公心,就不能判断可否。只有明白道理,出以公心, 才能不被事情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而做出公正恰当的处理。...

当事务丛杂之中, 吾心当自有所主, 不可因彼之扰扰而迁易也。

处在繁杂的事务之中, 自己内心应当有主见, 不可因纷乱的事务而随意改变主意。...

事贵慎处。古人谓天下甚事不因忙后错了,真名言也。

做事贵在审慎处置。 古人说过天下什么事不都是因为忙乱而产生过错的吗?这真是至理名言...

听人之言而随和之, 而不知其言之是非得失, 此修己第一失也。

听到别人说什么就随声附和, 却不知他的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这是修身的第一过失。...

轻言戏谑最害事。 盖言不妄发, 则言出而人信之。 苟轻言戏谑,后虽有诚实之言,人亦弗之信矣。

随意乱说开玩笑最有害了。 话不随便乱说, 那么话说出来人们就相信。 如果随意乱说开玩笑, 以后即使说出诚实的话, 人们也不再相信他了。...

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

与别人交谈, 应该和和气气、 从从容容。 生气时说话则不公平, 脸色严厉就会结怨于人。...

谨言最是难事。只与人相接,轻发一言而人不从,便失言,不可不谨。

在言语上谨慎小心是最难做到的事。 只要与人相处, 轻率地说出一句话而别人不听从, 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所以说话不能不谨慎。...

句句著实不脱空, 方是谨言。

每句话都说到实处而不落空, 才是言语谨慎。...

谨言是为学第一工夫。能谨言,则句句是实理;不能谨言,则句句是虚谈。

在言语上谨慎是做学问的首要工夫。 能做到言语谨慎, 那么每句话都是实在的道理; 不能做到言语谨慎, 那么每句话都是空谈。...

无行可悔, 则德进矣。

行为没有可悔的, 那么德行就进步了。...

目欲视, 即当思其邪与正; 耳欲听, 即当思其是与非; 口欲言, 即当思其可与否。 正焉、 是焉、 可焉, 则视之、 听之、 言之;邪焉、 非焉、 否焉, 则勿以止

眼睛要看什么东西、 就应当考虑那是邪恶的还是正派的; 耳朵要听什么声音, 就应当考虑那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嘴里要说什么话, 就应当考虑可以说还是不可以说。 正派的、 正确的、 可以的, 就去看、 去听、 去说; 邪恶的、 错误的、 不可以的, 就不要做而且停下...

举止不可不慎其几,一毫之差,悔不可追。

一举一动即使在细微处也不能不慎重, 差之一毫, 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后悔莫及。...

杂念多,杂言多,能存乎道者鲜矣。惟一念一言,专在于道,则久久自然有得。

不纯正的念头多, 乱七八糟的话就多, 这样的人能保存儒家道统的很少。 只有一个想法、 一句话都集中在道统上, 那么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所得。...

人有满于得意而不觉形于色词者,则其所养可知矣。

有的人在称心如意的时候很满足, 而不知不觉地从脸色和言谈中表现出来, 那么他的修养可想而知了。...

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

不可在高兴的时候多说话, 不可在如意的时候改变做法。...

言要缓, 行要徐,手要恭,立要端, 以至作事有节, 皆不暴其气之事。

说话要缓, 行动要慢, 手要放好, 站要端正, 做事要符合法度, 都不要做有损体面的事。...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