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夫成王霸固有人,亡国破家亦固有人。桀用于莘,纣用恶来,宋用唐鞅, 齐用苏秦, 秦用赵高, 而天下知其亡

    成就王业、 霸业固然需要人才, 亡国破家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 夏桀任用于莘, 纣王任用恶来, 宋国任用了唐鞅......

  • 君子于仁也柔, 于义也刚。

    君子在仁爱方面表现出温柔, 在正义方面表现出刚烈。......

  • 以仁安人, 以义正我。

    用仁爱来安定他人, 用义理来端正自我。......

  • 孔子绝粮陈、蔡,孟轲困于齐、梁,非时君主不用善也,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夫能御骥騄 (lu路)者,必王

    孔子在陈国到蔡国的途中七天没吃上饭,孟子也曾在齐梁之地遇到困窘, 并非当时君主不任用贤才, 而是才智低下......

  • 养寿之士, 先病服药; 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永永也。

    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人, 在未生病之前就先服药; 治理天下的君主,在祸乱到来之前就先任用贤才,因此身体能保持......

  •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仁德之法在于爱他人, 不在于爱自己; 义理之法在于端正自己, 而不在于端正别人。......

  • 小材虽絫(累) 日,不离于小官;贤才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才能小的人虽然时间长久, 但始终做的是小官; 高明的贤才虽然时间很短, 却并不妨碍他作为辅佐国政的大臣。......

  •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 仁义则乡党重之, 此行成于内, 名著于外者

    孝敬仁义,在各种品行中是最首要的,施行它并且取得成就,是立身的根本。 孝敬, 那么同宗的人会感到很安乐; 仁......

  •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

    对事物看法相同的人会认识一致,言论相同的人会互为知音,志同道合的人会互相跟从, 不是贤能的人也就不会使用......

  • 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翼善辅性,惟礼与学。

    树立己身的方法, 是仁德和理义; 培养良好的品德, 只有靠礼义和学习。......

  • 夫礼, 人道之准, 世教之主也。 圣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 修身正心, 无他, 一于礼而已矣。

    礼, 是人类道德规范的准绳, 社会正统思想的根本。 圣贤之人能够治理天下国家、修养端正自己的品行的原因,没......

  • 天地无心, 赋气自均, 宁得诞秀往古, 而独寂寥一代, 将在知与不知, 用与不用耳。 夫有贤而不知, 知贤

    天地是没有什么思想感情的,赋予人的资质是自然均匀的。难道英明的人才只诞生在古代, 而只这一个时代不降生......

  •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取有才能的人任用他们, 拣出正确的意见听从它。......

  • 不辱己, 所以为有义; 不害人,所以为有仁。

    不辱没自己,就必须做正义的事情; 不危害他人, 就必须做仁爱的事情。......

  •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现在任用人才,必须把德行, 学识作为根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