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有定理, 仁无定用。
义有固定的道理, 仁没有固定的用途。......
诚能使天下之才众多, 然后在位之才可以择其人而取足焉。
如果真的能使天下的人才非常多, 那么在位的明主就可以选取足够的人才使用了。......
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
在皇位的人得到贤才之后, 再慢慢审时度势, 看时局允许不允许, 并根据人心、 世情忧患的程度, 来改革国家的......
惟温故而后能知新, 惟敦厚而后能崇礼。
只有温习旧的知识以后才能学到新的知识, 只有养成诚实宽厚的秉性以后才能崇尚义礼。......
道塞宇宙, 非有所隐遁, 在天曰阴阳, 在地曰柔刚, 在人曰仁义。 故仁义者, 人之本心也。
各种道理充满了宇宙之中,没有丝毫的隐藏,在天上叫阴阳,在地上叫柔刚, 在人间叫仁义。 因此, 仁义是人的本性......
天下之患, 不患材之不众, 患上之人不欲其众; 不患士之不欲为, 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世上令人担忧的,不是人才不多,而是上司不愿意让人才多;不担扰有识之士不愿有所作为,而担忧上司不让他们有所......
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
治理国家没有比得到人才更重要的, 使用人才没有比求得富有经验的人更要紧的了。......
仁, 人心也, 心之在人, 是人之所以为人, 而与禽兽草木异焉者也, 可放而不求哉?
仁爱, 是人的本心, 这种仁爱之心存在于人之中, 这就是人为什么被称作人, 而和禽兽草木不一样的原因, 难道可......
与其位,勿夺其职;任以事,勿间以言。
授予他官位了,就不要再干涉他行使职权;让他负责事务了,就不要再插言以左右他的工作。......
此身傥(倘)未死,仁义尚力行。
我的生命如果还没有死去, 便还要努力去做仁义之事。......
用人必考其终, 授任必求其当。
使用人才一定要考察他最后功绩如何, 授予职务一定要讲求他能力是否可以担当。......
信能守约,恭能远耻,近于礼义也。
诚实能够保持俭约,谦逊能够远离耻辱,这样就会接近仁义。......
仁义起发是恻隐羞恶, 及到那人物上, 方见得爱与宜, 故曰“爱之理,宜之理”。
能启发仁义的是同情与羞恶之心, 推及到某一人的身上, 才能看得出爱心与恰到好处。所以说:“爱的原则,就是恰......
才不胜, 不可居其位; 职不称, 不可食其禄。
才能不能胜任的话,不可身居那个官位;为官不称职的话,不可享受那个俸禄。......
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
力量强的、 力量弱的不以地域为限, 从来如此, 任用人才岂能论他的名气大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