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可强合

2019-05-17 可可诗词网-家训名言名句 https://www.kekeshici.com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俭,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挐,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性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况凡临事之际,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当后,一以为宜急,一以为宜缓,其不齐如此,若互欲同于己,必致于争论,争论不胜,至于再三,至于十数,则不和之情自兹而启,或至于终身失欢。若悉悟此理,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宜孰思之。
        


        【注释】袁采:字君载,宋代信安(今河北霸县)人,曾中进士,初任县令,后官至监登闻鼓院,以清廉刚直著称。《袁氏世范》乃其任乐清县令时所作,在后世有很大影响,被誉为《颜氏家训》之亚。责善:督促子女学好。褊:biǎn,气量狭小。挐:ná,牵引。
        【译文】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兄弟。但父子、兄弟之间也有不和睦的,父子不和或许是由于父母督促子女向上学好,兄弟不和或许由于争财分物。也有父子间不由于督促学好、兄弟间不是争分财物而产生不和的,世人见到这种不和,想从中间分清是非往往找不出任何理由。大凡人的性情有宽大缓慢、有狭小急躁、有刚暴、有柔弱、有严肃持重、有轻浮浅薄、有崇尚节俭、有任性放纵、有喜好闲静、有喜欢广结广交、有善从小处着眼、有善从大处着眼,这是由于人所禀持的本性各不相同。父亲想要孩子的性情合于自己的要求,孩子的性情未必能达到这一点;哥哥想要弟弟的性情合于自己的要求,弟弟的性情未必能达到这种要求。他们性情不能达成一致,那么他们的言行也就难以适合对方要求,这就是父子兄弟不和的总根源。况且每临办事之际,一方以为是、一方以为非,一方以为当先、一方以为宜后,一方以为当急、一方以为宜缓,人性是这样难以整齐划一,如果都要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样,一定就会引起争论,争论一时难以取胜,就会再三不断发生争论,不和睦的情况就会开始发生了,有的甚至引起终身失欢。若悟透这个道理,为父兄的人,能够通达子弟的性情,不苛求子弟与自己完全相同;为子弟的,要尊重和顺承父兄的意见,不要指望父兄一味服从自己的意志,那么在办事的时候就一定互相和谐相处,没有乖张、争斗的忧患。孔子说:“对待父母,发现他们有错误就要多次提出建议,如果发现他们心里没想通、一时不接受建议,要继续尊重他们并不违背他们的意愿,按照他们的指示去做而无怨言。”这就是圣人教给我们的重要的和家之术,应该引起深思。
        【评析】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和儿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常常陷进这样的痛苦:没有原则性重大冲突,却在日常小事上纷争不断。这是某些家庭成员企图以自己的个性来统一其他成员的个性、或者要求其他人员与自己的个性保持完全一致的结果。人的个性是一种定型了的性格惯性,征服人的个性是一场永远没有胜利的战争。人只能注重履行自己在家庭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绝不能与他人的个性展开决战,否则就会日渐变成一个既折磨他人又折磨自己的虐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