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 古代的学者,是为了充实自己而学习;现在的学者,则为了向人炫耀以便获得世人的好评而学习。...

勿欺也,而犯之。

(宪问) 侍奉君主要竭尽心力,不可虚伪欺骗,不要被人的脸色所吓阻,应该鼓起勇气,进谏规劝。...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宪问) 那个人并非不重视收获,因为他只领受合乎正义的东西,所以大家也不会反对他的收...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宪问) 那个人并非不懂得笑的情趣,他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笑逐颜开,所以大家不至于会憎恶他的笑容。(公明贾的话)...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宪问) 那人并非沉默寡言,他只有在应当讲话的时候才开口讲话,所以大家也不会讨厌他说的话了。(公明贾的话)...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宪问) 与人有旧约,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仍不会忘却当时所应许的诺言。 “久要”即旧约也。...

见危授命。

(宪问) 人每逢危险关键的时候,屡因为了保全性命而抛弃任务,这种临阵逃脱的人,是君子所不屑的。一个品格完美无缺的人,绝不贪生怕死,为了完成崇高的使命,纵使牺牲自己,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见利思义。

(宪问) 人很容易受到物欲的挑逗,当面临这种情景时,应该仔细盘想眼前的利益,是不是违背信义?是不是符合道理?总之,要再三思考,免得误入歧途,懊悔莫及。...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宪问) 置身于贫穷的环境,而还能愉悦度日,无所怨恨,实在非常困难。享受荣华富贵而还能谦逊有礼,不妄尊自傲,倒是比较容易。...

爱之,能勿劳乎?

(宪问) 真正爱护一个人,并不是放纵他,使他任性胡为,而是要让他多尝受一些苦头,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体会人生的各种经验,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 对于一心所效忠的人,能不以正道来规谏、教诲他吗?...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凡是有仁德的人,素行光明正大,勇气非凡,反之,勇猛无比、血气方刚的人,就未必有仁德之心了。...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宪问) 有道德的人,言行一致,所以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令人钦佩。但是口才敏捷,絮絮不休的人,就未必很有道德了。...

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 国家丧失伦理道德的时候,虽然仍旧保持正当的行为,但讲话就要格外小心翼翼,唯恐得罪小人,冒犯奸臣,惹来杀身之祸。 “危”即正的意思。“孙”即卑顺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宪问) 一个明智之士,若只贪恋安逸享乐的生活,不知道尽一己之长,贡献国家,便不配称为一个志士了。 “怀居”即系恋所居而偷安耽乐。...

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 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言谈迟钝,一旦具备了这四种资质,虽然还谈不上是仁者,但已接近仁者的风范了。...

君子泰而不骄。

(子路) 君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安适而不骄矜,由于他们具有如此深厚的修养,才能临阵不乱,成就大业。...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子路) 君子与人相处,可以相安无事,但却很难讨他欢心。...

君子和而不同。

(子路) 正人君子与人接触的时候,随和但不同流合污,因为他不愿意违抗天理,只求顺应人心而已。...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子路) 南方流传一句谚语:一个人如果缺乏恒心,就不能当巫医。一个不能坚守志节的人,简直是无药可救了。...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